舞从敦煌来,舞向世界去
——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侧记
9月6日,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敦煌举行。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敦煌舞,来自敦煌壁画舞姿。它属于中国古典舞范畴,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当代的新创造。
9月6日,一场探讨敦煌舞文化构想与实践路径,为敦煌舞的创新发展凝心聚力、共谋良策的论坛在敦煌举办。
嘉宾云集,畅所欲言。这场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舞蹈家协会承办的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论坛,汇聚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舞蹈学界“大咖”,大家围绕敦煌乐舞艺术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理论实践、美学思想等议题,以“敦煌舞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聚焦丝绸之路敦煌乐舞艺术研究,共话新时代敦煌乐舞艺术的交流与发展。
敦煌壁画“舞”出石窟
1979年,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功上演,历经44年发展与积淀,敦煌舞早已崭露峥嵘,走向世界,蜚声国际。而今,来自全国舞蹈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丝路花雨》诞生地敦煌,感受敦煌的文化艺术魅力。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我们应怎样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推动敦煌舞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教育创新,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在致辞时抛出“如何守正创新”之问。
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立足时代、回望传统,展望敦煌舞的未来发展。
“要说敦煌舞,绕不开《丝路花雨》。多少年前,一部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为敦煌舞创新发展蹚出一条新路,热爱敦煌舞的人们沿着这条路走向敦煌,我是其中之一。只是,我更加关注敦煌舞的教学。”原甘肃省艺术学校校长、敦煌舞教学创始人高金荣曾与敦煌结缘,通过敦煌舞“解密”敦煌壁画,让敦煌壁画走出洞窟,让飞天、金刚“活”起来,在长期研究敦煌壁画舞姿中创作了敦煌舞教材。
打造中国“敦煌舞派”
多年来,高金荣始终从教学角度推动构建中国“敦煌舞派”。“一个舞种或流派的形成,需要具备教材、人才、剧目三大要素,‘敦煌舞派’也是如此。这也正是近90岁的我,现在还在进行敦煌舞教学的原因之一。”高金荣说,发扬传承具有浓厚敦煌气韵的敦煌舞,将这一精神财富留给后人,是她最大的心愿。
沿着前人的成功之路,近年来,《敦煌古乐》《大梦敦煌》《千手观音》等一大批优秀剧目不断推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的追捧,甚至一度掀起研究敦煌舞的风潮。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茅慧认为,敦煌乐舞在与时代接轨、满足大众审美的过程中,还得向传统文化要灵感、要素材,再学习、再发扬。“进入新时代,要让敦煌舞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结合,让敦煌舞在从壁画中汲取养分的同时,多元化精彩呈现。”至今,茅慧没有忘记,自己1980年前后第一次看到《丝路花雨》剧照时,那份跨越千年的美。
“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敦煌舞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史敏曾扮演过《丝路花雨》“英娘”一角,亲历敦煌舞的源起与兴盛。她认为,作为研究、复活传统舞蹈艺术的“活化石”,无论何时,敦煌舞都应继续扎根敦煌文化,不断取得新发展。
近年来,甘肃文艺界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学理上进一步阐发敦煌舞派的诸多理论性问题,加强敦煌舞派理论体系建构,完善敦煌舞教学体系,推动优秀舞台剧目创作,培养优秀舞蹈人才,为敦煌舞派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艺术家们也清醒认识到,如何实现敦煌舞由复活再现向再生发展的迈进,如何实现敦煌舞派在生成机制、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体系等方面的整体构建,仍然是一个严肃而紧迫的命题。
创新中国舞蹈语言体系
“敦煌舞蹈学建设意义重大,最核心的概念其实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或者说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下艺术语言体系的建设。”冯双白说,对于敦煌舞蹈的研究,不应该只局限在敦煌壁画上,而应该将敦煌历史、敦煌文化均纳入其中;研究取得突破后,再转换为实践当中的艺术语言,不断创作出新的剧目,这将对中国舞蹈语言体系的建立、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大有益处。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张麟认为,发展敦煌舞,需要站在系统性、体系化的学科基础上,一方面,借助敦煌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在“以舞为核”的定位下,运用历史、考古、人类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力争敦煌舞学术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另一方面,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既注重传统壁画的内容,又重视探寻壁画内容与当代人之间的种种关联,以获得舞台呈现、创作边界的拓展;夯实和补充敦煌舞教学体系,为敦煌舞蹈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这说明了构建敦煌舞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建说,该过程中,不能缺少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支撑,“敦煌文化悠久厚重,敦煌舞也因而包含巨大的文化能量。所以,要看透敦煌舞背后的文化能量,不能只从‘反弹琵琶’等‘小动作’入手,学会它、编排它,而要依托宏大的中国文化体系,并从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教育学、哲学、宗教学、美术学、舞蹈学等诸多学科中借力。”
“敦煌舞派的价值意义”“如何建构敦煌舞的理论体系”……学术对话一场接一场,与会专家学者直抒己见、集思广益,为敦煌舞派的发展厘清思路,为敦煌文化的深入研究添劲助力。
对于此次论坛的意义,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登渤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历经40多年发展与积淀,敦煌舞作为一种流派的构建现已日臻成熟,以论坛形式共话历史变迁中敦煌乐舞艺术的嬗变与传承,展望新时代敦煌乐舞艺术的赓续与发展,不仅为我们解密中华文明基因、赓续千年文脉提供更多思考和启示,也为发展中国当代舞蹈、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07日话文化交融 促产业发展——2023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敦煌)会议特写
- 2023年09月0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相约敦煌”文艺演出
- 2023年09月06日【微海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 2023年09月06日【畅享丝路 遇见敦煌】微海报丨文博鉴往来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