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化记忆】孔雀河烽燧群

 2023/09/15/ 09:3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孙海芳

【文化记忆】

孔雀河烽燧群

脱西克吐尔烽燧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孙海芳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南部的荒漠上,矗立着库木什烽燧、沙鲁瓦克烽燧、亚克仑烽燧、脱西克吐尔烽燧等11座烽燧,它们自营盘古城以西沿孔雀河北岸呈东南—西北分布,烽火台之间间距最小的为5.5千米,最大的为22.7千米,分布线长达150千米,与丝路中道高度叠合,是丝绸之路楼兰道上走向清晰、相互关联并形成系统的军事预警设施,更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王朝之间的重要载体。

  汉初,丝路北道常为匈奴所控,伊吾为北匈奴与汉廷争夺的焦点,车师前王廷也常受其扰,道路不通,楼兰成为进入西域的必经之地。《汉书》载,“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汉朝政府治理西域,首先开辟楼兰道,沿途修筑城垒、亭隧、烽火台等,驻扎戍兵,执行军事任务,监管交通。

  这些烽火台修建在地势稍高的滩地或较大的红柳包上,经千年风雨侵蚀,均有不同程度的坍塌,部分形制尚可辨识,可明确至汉代,大部分沿用至唐代。烽体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立面呈梯形,个别烽火台外有方形围墙,少数为夯筑(一层芦苇一层土),大部分为土坯砌筑,土坯层间夹苇层或树枝或圆木。位于烽燧线东端的脱西克烽燧,保存较好。其烽体底部边长10米,顶部边长7米,存高8.6米,土坯砌筑,局部夹有栣木;烽体为空心形,其南侧有豁口,豁口两侧的烽体上,有许多三角形的孔。烽体外有围墙,原围墙平面亦近方形,边长25米左右;围墙亦为土坯砌筑。

  烽燧作为重要军事通讯设施,兵卒发现敌情时点燃烽火,传送信息。《墨子·号令》曾言:“出候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汉书·贾谊传》记:“边防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火燃,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烟,曰燧。”汉代建筑的烽燧形制是于平台上栽置高大圆木以为橹,橹上装有桔槔,桔槔的前端连着兜零(盛装柴薪的笼子)。平时兜零垂于烽燧之下,一旦发生警事,点燃兜零,平台上的兵卒随即擎压橹上桔槔的另一端,将兜零压升至烽燧顶端。桔槔的升降由平台上的兵卒操纵,平台上虽然有桔槔设施,却无房舍,又称为“望楼”。

  两汉时期,烽、燧连称,但是二者含义各有称谓,所谓烽,是指兜零内燃烧的明火,在夜间,以桔槔升至烽燧高处,以示警情;白天则是在地面燃烧柴薪,形成烟柱来报警,即“烽举燧燔”。

  点燃烽火,青烟熊熊而起,形成缕缕烟柱,毗邻的烽燧相继燔火,古道上出现一道烟幕交织的屏障,倘若每座烽燧望烽起火所需要的时间为10分钟,玉门关至楼兰故城烽烟传递速度约为6小时,烽燧报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汉代烽燧绵延西至疏勒(今喀什)、莎车,路程约2000公里,烽燧烟火传递速度大约需要30个小时。

  西出阳关,孔雀河烽燧群相望,庇护丝路畅通。它们延伸着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是边疆开发、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