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好上游责任 守护大河安澜
——甘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述
美丽的黄河之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浩浩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近年来,我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树牢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彰显上游作为,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张蓝图绘到底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涌而下,在甘肃两进两出,黄河干流甘肃段913公里,占干流总长度的16.7%。
近年来,我省准确把握“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的功能定位,切实“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坚持系统谋划,突出规划引领。积极构建全省“1+N+X”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为全面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提供了规划支撑:
“1”即2020年12月在沿黄9省区中率先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N”即黄河流域9市州及兰州新区规划,已于2021年6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
“X”即全省“十四五”实施方案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9个专项实施方案,2021年底已由相关专责组印发实施。
至此,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政策规划体系构建转向全面落实和重点项目推进实施阶段。
在具体实施层面,甘肃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水利、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5个专责组,率先在黄河流域9省区成立专职机构,高位高效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实。
我省先后召开7次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统筹推进重大事项。
印发实施《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任务分工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等文件,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甘肃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今年10月1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将正式施行,这将为持续有效推进我省黄河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一河清水送下游
甘肃,居黄河上游。滔滔黄河,入甘南、临夏,穿兰州、白银,从青藏高原奔向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
重要的地理位置,突出的生态功能,赋予甘肃守护黄河安澜、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生态修复、经济转型、文化传承三大任务,精心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谋划实施水源涵养、水土流失治理、防洪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围绕生态修复任务,我省积极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启动实施黄河首曲湿地保护修复和退化草原治理改良等项目。强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为重点,系统谋划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共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坚持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统筹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协同保护治理。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我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49.95平方公里,保护塬面982.65平方公里;2022年,我省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高出沿黄9省区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
围绕经济转型任务,我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着力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建设,推进“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4345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57%,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围绕文化传承任务,我省立足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加强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推动黄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谋划实施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影响力较大的古建筑、石窟寺等黄河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目前,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要建设内容F901对外试开放,《四库全书》文献数字化工作全面完成,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传承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省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大河旧貌换新颜,一幅山川秀美的生态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展。
携手建设“幸福河”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而来,蜿蜒5400多公里,穿黄土高原,过华北平原,入浩瀚大海。
黄河流域,西接昆仑、北抵阴山、南倚秦岭、东临渤海,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共饮一河水,共奏一首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地一域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沿黄各省区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沿黄省份,甘肃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党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密切协作,共商共建,共同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凝聚合力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走深走实。
我省与四川、陕西、宁夏、青海、内蒙古签订跨省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跨界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强化跨省界河流管理保护;与四川、宁夏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两省区按照1∶1的比例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流域内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4月,甘肃党政代表团赴山东学习考察,共同推动东西部协作、陇电入鲁工程等重大事项,携手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今年8月,甘肃、青海两省共同谋划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之前,两省还召开深化合作座谈会并签署“1+1+3+10”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签署跨界水体监测信息共享协议,推进黄河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大河上下,河水汤汤。“十四五”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久久为功、不懈奋斗,保大河安澜,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18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白银:河润两岸绘新景
- 2023年09月18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临夏:大河滔滔起欢歌
- 2023年09月18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甘南:向绿向新向未来
- 2023年09月18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保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