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2万亩向日葵“笑”迎丰收
聂 英
眼下,山丹县位奇镇芦堡村的1100亩食用向日葵陆续迎来收获季,千亩葵花在阳光照耀下,成为田野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民们忙着收割、晾晒,盘点着一年的付出与收获。今年,山丹县种植食葵21178亩,预计产量可达8400吨。
走进位奇镇芦堡村的食葵地里,机器轰鸣,采收、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村民熟练地将已晒干的食葵盘投进收割机中,脱粒、筛选、装车……顷刻之间,一粒粒饱满的葵花籽就如小山般堆在了车斗之中。
山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少雨,土壤富含有机质和多种矿物质,这里种植的食葵色泽亮丽、籽粒饱满,炒熟后香味四溢、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同时,食葵采收全部使用机械+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作业,食葵收获机一次完成脱粒、装仓、卸粮,每台食葵收获机每天可节约20个劳动力成本,这让食葵的收割变得更加省时省力。“今年承包种植食葵1100亩,每天大概有15人在葵花地务工。食葵市场价进价1公斤11元左右,亩产约200公斤,整体来说收益不错的。”食葵种植户吴永桂说。
规模种植食葵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致富提供了一条新渠道。“我体力活干不动,这里离家近,跟着他们干些捡葵花头之类的零活,工资挺高的。”芦堡村村民王丹平乐呵呵地说。
今年,在旱情持续的情况下,山丹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积极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协调机械、人力等资源全力保障秋收顺利进行。山丹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农机中队队长毛森竹说:“在全县抗旱保收工作中,我们以‘快、准、严’的工作措施,保证农作物应收尽收。一是在秋收过程中做好农机技术服务,二是准确分类别摸清收获机械数量,协调调配保障农机科学作业。三是严格执法,紧抓农机安全生产不放松。”
近年来,山丹县依靠独特的自然气候优势,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引导各村发展特色节水产业,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土地“双流转”的方式,以水定产,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道路,集中连片种植小麦、玉米、高原夏菜、马铃薯、饲草、向日葵等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产业链条一体化管理的种植方式,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15日【图片新闻】张掖甘州区玉米喜获丰收 勾勒出一幅秋收画卷
- 2023年09月09日2023年甘肃省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在张掖市举行
- 2023年09月04日肃南:河长履职尽责建设和谐幸福河湖
- 2023年09月04日临泽:打造文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