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兰州气温骤降!看看动物园里的宝贝们如何过冬

 2023/11/15/ 08:37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谭安丽

气温骤降!看看动物园里的宝贝们如何过冬

兽医为动物做检查

小熊猫在馆舍玩耍

  立冬过后,兰州气温骤降,取暖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可以裹上羽绒服或是待在暖气房里,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如何过冬呢?兰州野生园动物管理部部长徐斌说:“动物园会根据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采取相应的保暖御寒方法,同时增加饮食营养,强化医疗保障,让动物们能够暖暖和和地过冬。”

  室内有暖气

  在兰州野生动物园亚洲灵长类区域,一群川金丝猴在阳光下跳跃嬉闹,饲养员拿出一把葵花籽,猴儿们争相用灵活的手指剥起瓜子来。“今天天气好,猴子们喜欢出来晒太阳,你看它们闹得多欢啊!”饲养员告诉记者,该区域主要采取暖气供暖的方式给动物保温过冬,其中猕猴、短尾猴耐寒,冬天不需要过多的保温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外放动物和供暖即可。

  当然,也有一些小动物是怕冷的。为了让这些怕冷的小动物安然过冬,动物园准备了各类防寒神器,锅炉供暖、电暖气供暖、空调供暖、加装棉门帘、门窗防风处理、铺设垫料,此外,饲养员们还根据动物的不同习性,实施了多种措施为它们防寒保暖。

  “为确保馆舍温度达到适宜动物生存的温度,冬季打开锅炉为环尾狐猴、羊驼、袋鼠供暖,确保馆舍温度达到15℃以上。”兰州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部长徐斌告诉记者,由于鸸鹋馆、禽鸟湖无暖气供应,冬季在动物孵化期时使用电暖气供暖,确保动物孵化工作顺利进行。冬季灵雀馆使用空调供暖,确保室内温度达到20℃以上。

  在长颈鹿馆,记者看到,不仅暖气充足,馆舍的地面上还铺设了厚厚的垫料。“冬季气温低,为确保动物休息环境的温度、体表保温等,我们在长颈鹿、袋鼠、鸸鹋、禽鸟湖等动物馆舍提前铺设垫草,并确保垫草厚度、蓬松度等,动物们不仅踩上去软软的,躺上去也暖和,而且方便部分动物筑巢。”徐斌介绍,工作人员在冬季会对垫草进行及时清理、更换,防止长时间堆积滋生病原微生物。

  记者了解到,由于矮马馆冬季无供暖设施,且四面透风,为防止大风、雨雪侵袭,工作人员在窗户上加装了棉门帘防风。袋鼠馆、环尾狐猴馆门窗有缝隙,不利于保温,工作人员就加装了棉门帘防止温度流失。

  加餐保营养

动物食堂里的水果蔬菜

为动物配备了奶粉增加营养

  除了硬件条件,其他方面也不落下。动物园内的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的营养餐标,工作人员也会根据季节、动物身体情况进行调整。到了冬季,会给部分动物增加一些高热量食物还会在饮食中添加干草、干姜汤、牛奶、羊奶粉等物质来增加营养。

  兰州野生动物园的动物食堂位于园区后勤区域内,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院内设有冷藏库、冷冻库、蒸煮室、果蔬分配室、肉食加工间、原材料室、储物间及办公室共9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进入动物食堂的人员都需要戴脚套、口罩,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在蒸煮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用于动物们的专属窝头,鸡蛋、玉米、土豆、红薯等食材会在这里蒸煮后再送到各个馆舍。徐斌介绍,动物饲料种类分为蔬菜类、水果类、干饲料类、颗粒料等,种类达100余种。肉食类动物以牛肉、鸡肉为主要食物,草食类动物以鲜草、干草、颗粒料为主要食物,杂食类动物以窝头、蔬菜、水果为主要食物。

  健康有保障

游客投喂长颈鹿

  兰州野生动物园目前住着世界各地珍稀野生动物109种、1319余头(只),从新生的宝宝到老年动物,从哺乳动物到鸟类、两栖爬行类,都需要饲养员的喂养和兽医的呵护。

  “每天营业的小可爱们有时也不舒服,动物医院就是保障动物健康的地方。”徐斌介绍,动物医院占地1239.19平方米,有诊疗室、化验室、药房、手术室、处置室、影像室、消毒室、剖检室等科室,各种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承担着野生动物园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科研等重要工作,是重要动物标本制作,实验课题,病理解剖实训基地。

  每天清晨,饲养员都要检查动物状态,如果有特殊情况,都会第一时间汇报给兽医,兽医会到场馆,通过观察、询问动物的排泄物、饮食情况、行为反应,来判断动物健康与否,有时也会带回医院做检查,动物的部分日常保健也是在医院进行的。

  “如果动物生病了,我们会先把对症的药物夹杂在它们的食物当中,比如狮子,我们就会夹在牛肉里,灵长类动物就会夹在它们喜欢吃的水果里,当需要给动物打针的时候,兽医会使用吹管给他们注射。”园区兽医介绍,动物在生病的时候会不舒服,紧张不安,兽医们都会选择最温和最科学的方式让它们尽快康复。

  兰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管理科科长张喆表示,兰州野生动物园打破传统“囿”的牢笼,更注重动物自身的健康和权利,做到尊重动物、爱护动物,更好地把大自然的面貌展现给游客。同时,兰州野生动物园也是打造兰州市旅游经济圈,创建兰州新的旅游增长点的需要,更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周边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要。这对于实现整合开发旅游资源、营造人文特色、打通动物保护救助、科普研究瓶颈,促进兰州野生动物园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构建我市特有的生态链系统都具有重大意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