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 织密易地搬迁群众“幸福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李佳 王彦丽
迎着初冬的朝阳,四年级学生李嘉慧离开位于会宁县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的家,步行10分钟便来到了会宁县文昌小学。
“我们学校环境特别好,操场也很大,还有音乐、球类、书法等各种各样的社团。”李嘉慧说。县城学校良好的硬件设施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让她开心不已。
今年,会宁县聚焦中心大局,多措并举稳就业、全面发力强配套、综合治理强服务,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巩固提升工作,确保易地搬迁安置户就学就医有保障、公共服务同待遇,搬得安心、住得舒心、过得开心。
邱文娟一家也属于易地搬迁户。“以前因为孩子上学,我们在镇里租房住,开销大,还不方便。搬到县城后,孩子上学近,生活也更方便了,我还找了份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元。”邱文娟说。
搬出穷窝窝,打开幸福门。相比以前租房住、火炉取暖的生活,如今的邱文娟在会宁县天润嘉苑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开启了屋内有地暖、上下楼乘坐电梯的新生活。
搬得出,更要留得住。会宁县积极开展易地搬迁群众就业摸底登记、就业专项招聘、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培训,对接120名环卫、园林兜底就业岗位,实现用工需求与务工需求精准对接。截至目前,2828户易地搬迁安置户中,已就业5178人。
会宁县强帮扶、促融入、抓治理,对安置区全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切实促进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我们通过上门走访,重点关注残疾人、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对高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持续跟踪,有需要会请医生上门就诊。”钟鼓楼易地搬迁安置小区5号楼单元长陈亚玲告诉记者。
会宁县自2016年实施易地搬迁项目以来,共建成集中安置点19个。目前,各集中易地搬迁安置点均配备了幼儿园、社区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公交站点、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可满足群众子女教育、就医、出行、购物等多种需求。
“我们将持续紧盯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大力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强化社区管理,提升治理水平,真正实现让易地搬迁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会宁县易地办主任周彦龙表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9月14日天水市麦积区用心写好易地搬迁后续文章
- 2022年10月09日古浪:易地搬迁户分类安置 差异化补助激发内力
- 2021年12月21日宁县瓦窑村易地搬迁群众赵书堂家的幸福生活
- 2021年06月17日拿上“红本本”结出“金果果”——白银市平川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