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临泽:守得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2023/12/04/ 15:51 来源:张掖日报 张朝军 顾文宏

临泽:守得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张朝军 顾文宏

  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被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通报为甘肃省唯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较好县域。

  2023年,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临泽建设的决定》,聚力推进“十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巩固提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

  ……

  近年来,临泽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坚持不懈修复绿水青山、做实项目养护绿水青山、惠及民生共享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成效得到彰显。

  强化综合治理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清洁取暖工程。以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强化能源节约、增加森林碳汇等为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等制度措施,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纵深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持续加强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口和土壤风险管控,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全县无受污染耕地和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成效显著,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5%以上,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残膜回收利用率达85.7%,全县71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清洁村庄。

  加大生态修复 不断完善生态服务功能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坚决筑牢守好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扎实开展“六带多点”国土绿化行动,建成防风固沙林27.1万亩、绿洲外围基干防护林带187公里、封育荒漠植被47.52万亩,绿洲向沙漠推进16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74%,人均绿地面积16.12平方米。积极推进黑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工程,加快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成果向3.0版迈进。累计治理疏通水系河道218公里,形成河湖库渠泉相连的生态水网,梨园河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通过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退田还湿等措施,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自保区湿地保有量达100%,湿地保护率达70%,候鸟种类和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

  优化宜居环境 多维度提升民生福祉

  围绕“绿带拥城、水系绕城、塞上江南、秀美临泽”思路,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立足县情、城乡不同特征,实施差异化治理,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实现城乡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联动协作和共建共享,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努力开创“两山”实践新境界。以水为抓手,全面营造惠民环境,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措施,彰显水生态文明特色。以产业振兴为根本,着力打造丹柳路“鸟语花香”生态旅游、张罗路“琳琅满目”特色产业、312国道“车水马龙”通道经济、临平路“泉水叮咚”生态经济四条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带、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戈壁农业示范带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丹霞生态康养谷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创新体制机制 巩固提升“两山”创建成果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自然资源审计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相继开展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以及农村“三变”改革,积极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探索建立“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林地经营机制,推动农村沉睡的林地资产变成流动资本。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一大批林果、林草、林药、林畜、林禽、生态旅游等农民合作组织及家庭林场。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施方案,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和生态产品监测、核算、开发等6项机制,编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完成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140.73亿元,全面摸清自然资源本底,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