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庆阳专场实录(文+图)

 2023/12/14 16:30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集中反映全省各地各部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举措,展现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生动场景,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12月14日上午为系列发布会第十二场——庆阳专场。庆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霍子俊介绍庆阳市锚定转型升级方向路径,聚焦赶超跨越奋斗目标,全力拼经济、扩投资、稳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彩云,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庆阳市招商引资促进中心主任方海君。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庆阳专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庆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霍子俊先生,请他介绍庆阳市锚定转型升级方向路径,聚焦赶超跨越奋斗目标,全力拼经济、扩投资、稳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彩云女士,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先生,庆阳市招商引资促进中心主任方海君先生。

  首先,请霍子俊先生介绍情况。

庆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霍子俊

  霍子俊: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庆阳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庆阳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按照今天发布会的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庆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锚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聚焦赶超跨越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扩投资、稳增长,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速效兼取。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3.76亿元,同比增长9.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4和3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省上半年经济增长“贡献奖”和前三季度经济增长“贡献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聚焦效能提升,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按照“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的原则,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持续优化政务、社会、市场、法治环境,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转作风提效能,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以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为突破,在全市各级全面推行“亮牌服务、持证上岗、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群众评价、查处举报、末位问责”七项制度,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市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9.92%,“承诺时限压缩比”达到90.91%,即办事项占比达到81.41%。扎实开展一把手“走流程”、科(室)长“坐窗口”体验行动,累计发现并整改办理流程、事项环节、审批效率等方面问题1247个。二是深帮扶助发展,打造亲商爱商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聚焦“推送政策、提振信心,减负减压、惠企扶企,一企一策、纾困解难”3项工作任务和“联系、下访、公示、报告、考评”5项工作制度,全市共确定1193名干部(市级层面163名、县(区)1030名)包抓企业1151户,摸排困难问题1819个,解决到位1633个。三是强监管优机制,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合理设置抽查比例和频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确保监管“无处不在”。市县全部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机制,实现了检查事项、检查单位全覆盖。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数据共享,2023年以来录入监管信息71722条,累计达到25.1万条,居全省第三。全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规范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庆阳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6个月稳居全国前一百名以内。四是重法治严执法,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积极开展涉企违法犯罪问题线索“清零”行动,全市共侦办涉企刑事案件181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不断加强诉源治理,推动商事矛盾有效化解,庆阳中院《“马锡五审判方式”助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办理柔性执法案件3.63万件,占全市行政执法案件总数的18%,努力让执法更有温度。

  二、聚焦招商引资,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开展招商对接,全力推动项目落地。目前,全市共实施新建、续建招商项目469个,省外到位资金634.24亿元,同比增长60.97%。一是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成立招商引资促进中心,组建市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设立11个驻外招商代表处,选聘8名招商大使,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区域,开展外出招商引资活动724批次,对接目标企业2159户,签约合同项目432个、签约额达1146.89亿元,分别增长104.74%、33.17%,其中第29届兰洽会签约项目119个、751.41亿元,居全省第2。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三季度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争取农林水利、社会事业、以工代赈、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省预算内投资14.6亿元,较去年增长3.9%,为近10年最高水平。争取专项债券55.58亿元,增长33.3%,净增13.88亿元。通过抢抓重大利好政策,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陇东区域医疗中心、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提质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获得国省资金支持。三是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周调度、月分析“账单式”管理抓促、“红黄蓝”预警推动机制,截至10月底,15个省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52.9亿元,居全省第2。101个市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1.6亿元,增长8.9%。九龙川煤矿获得核准,平庆铁路获批,华池通用机场首次试飞转场成功,打庆公路年底前建成投运,西合、东绕城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西峰清水沟被水利部评定为“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三、聚焦区域优势,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全市产业结构重构、带动县区产业生态重塑。一是资源开发集群突进。坚持“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推进,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截至11月底,全市生产原油1068.7万吨、天然气6.64亿方、原煤712.88万吨,加工原油333.26万吨,新能源发电量达到22.6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7.7%、40.8%、45.6%、21.01%、12.4%。此外,长庆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项目落地实施,重庆宏大20万吨双氧水、2万吨吗啉项目即将投产,投资200亿元的天津渤化集团200万吨煤制甲醇、烯烃,投资500亿元的内蒙古东源科技产业链项目正在洽谈落地。二是数字经济聚能成势。围绕打造数字经济千亿级产业链,全力以赴落规划、建平台、上项目、聚要素、扩算力。“东数西算”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实施秦淮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16个。争取到国家信息中心对国家枢纽节点庆阳“数盾”战略定位,量身打造“数盾庆阳造”品牌。引进算力建设企业21家,规划投资80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算力生态基地和绿色算力租赁中心。率先谋划布局数算电融合产业体系,成立庆阳数算电产业研究院,庆阳-郑州-哈密、庆阳-苏州-巴州城市算力网试验场启动建设。三是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把“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建成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带42个、国家级出口苹果及质量安全示范区15万亩、万只规模羊场33个、万头规模生猪育肥场17个、千头规模牛场27个、种鸡繁育场14个、肉鸡养殖场42个。环县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级农业产业链典型县,宁县建成国家级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全国产业强镇3个。

  四、聚焦城乡融合,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教育、卫生、社保等投入力度,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全年落实中省教育资金6.13亿元,建成了团结学校新校区,启动实施了学院路实验学校、东街幼儿园等7大类618所学校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项目。建成2个国家级、19个省级、67个市级中医专科和3个国家级、1个省级、7个市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提高至55.16%。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市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和人均补助水平较去年提高4%,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提高6%,22.13万困难群众纳入基本生活保障,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7.84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发展动力上苦干实干,奋力冲刺,全面打好收官战,确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庆阳新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主持人:

  感谢霍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庆阳市近两年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强力推进,在2022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取得较好成绩,请问市委、市政府是如何组织推动和落实的?

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彩云

  王彩云: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关注,正如这位记者所提到的,2022年,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次明显前移,有3项指标在全省领先,11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取得较好成绩。近两年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强力推进,主要从4个方面安排部署。

  一是高位推动聚合力。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20个专项小组,由市委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顶格部署、压茬推进。8县(区)、市直各部门均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全市上下已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高标设计强部署。按照“盯住有限目标,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重点聚焦促进涉企政策落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公正合理执法司法、解决企业突出问题、治理干部作风顽疾等5个方面,提出了20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和17条具体措施,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制定印发了20个专项小组工作方案、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工作方案和年度任务清单,每项工作任务均明确时间节点、牵头单位,倒逼措施、任务、责任落实,精准抓好优化提升。

  三是协同发力抓落实。各县(区)和市直15个一级指标牵头单位着眼破除本区域本行业影响和制约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专题调研、问卷测评、督查检查、跟踪督办”等办法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形成了全市“上下贯通、协同发力、齐抓共管”的营商环境工作格局。同时,各部门紧盯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专项督查、企业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研究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和指标创优清单,实行清单化部署、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全力抓促优化提升。

  四是健全机制重监督。建立红黑榜制度,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曝光台”等监督平台,公布“优化营商环境·随手拍”举报信箱、市营商环境“三个一”投诉举报平台,公开受理群众举报信息。建立了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机制,聘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企业家代表,组建了庆阳市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队伍,对全市招商引资、公平竞争、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涉及营商环境建设事项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今年,庆阳市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请问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庆阳市招商引资促进中心主任方海君

  方海君: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了“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出台了《庆阳市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措施》,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状况,围绕能源化工、数据信息、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重点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前三季度招商引资综合排名全省第三。

  一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级优化庆阳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双组长,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市级领导示范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队赴北京、广东、福建、浙江、天津、陕西、江苏、河南、湖南、贵州等省市开展招商活动29次,对接企业180余户,先后在福建、深圳、天津举办招商引资推介会,签订合同和协议金额305.76亿元;其他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52次,对接各类企业465户。首次将市委部门纳入招商引资工作考核范围,将全年招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8县(区)、3个市管工业园区(集中区)和67个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成立招商引资促进中心和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不断推动招商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紧围绕打造综合能源、油煤气化工、数字经济、装备制造四条千亿级产业链,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引进投资630亿元的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绿色循环一体化、投资55.38亿元的同欣50万吨/年轻烃深加工等十余个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引进21家算力建设企业,中能建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秦淮数据零碳数据中心产业基地、易事特东数西算装备制造等十大绿色数据中心项目成功落地,华为、京东、百度、阿里、电信、国科量子等“10朵云”齐聚庆阳,“大数据中心+云网产业+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制造业+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三是强化项目落地保障。组建有市直19个部门主办业务科长参加的庆阳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办公室,主办科长履行招商落地手续在本部门的首接责任、办理责任和协办督办责任,落地专员充当项目保姆角色,帮办、领办、盯办、代办前期手续,进行“一对一”“全流程”服务,最大限度解决项目落地问题,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全市当年新引进项目建成208个,在建178个,完成到位资金470.51亿元。持续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手续办理、业务协同机制,将一般类项目落地时限由198天压缩为139天,化工类项目由277天压缩为159天,项目总体落地周期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东数西算”工程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工程,为庆阳带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请问,庆阳市在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增强发展动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进展?

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

  丑一斐:

  2021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甘肃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来,庆阳市围绕打造“东数西算”数据融合创新示范区、红色数据资源集聚示范区、企地数智融合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紧盯“十四五”末新增30万个标准机架的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内外之智,搭平台、抓招商,聚要素、强服务,全市上下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总架势全面拉开,庆阳打造“东数西算”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做法,被列为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典型案例通报表扬。我们突出在五个方面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坚持“大平台承载”,园区规划建设全面推开。以产城融合为路径,规划建设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完成园区“1+1+N”规划体系。目前,一期2070亩土地报批、征迁全部到位,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二是坚持“大通道链接”,构建“6—8—12—15”网络时延圈。已打通庆阳到西安及北上广等重点城市直连链路,带宽4.3T,近期将扩容到5.9T,实现了全光高速低延时互联。同时,在省上的支持下,已经启动了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申报工作,庆阳枢纽服务全国的核心功能大大凸显。

  三是坚持“全要素支撑”,政策保障体系全面优化。省市协同从财政奖补、税费减免、能源保障、要素支撑等方面构建了“40+61+28”政策体系,全方位服务保障“东数西算”建设。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到户电价0.36元/千瓦时;“东数西算”产业园区项目用地每亩控制在20万元左右;组建了数算电产业融合(庆阳)研究院,启动建设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数字经济人才2700人以上。

  四是坚持“多元化协同”,产业融合演进全面深化。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算力网与电力网“双网”协同,以陇东换流站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3+11+22”的750—110千伏变电站的电网架构,布局数算电融合产业体系,推进郑庆哈和苏庆巴城市算力网试验场建设,持续强化庆阳集群算力资源“蓄水池”作用。与贵阳、郑州大数据交易所合作,探索构建数据算力领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培育安全产业生态,开展“数盾”体系试点验证,打造“数盾庆阳造”品牌。

  五是坚持“新格局赋能”,产业带动效应全面显现。围绕“东数西算”核心产业、衍生产业、赋能产业,四大家领导带头招商,市直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全员参与,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个部门对接N个企业”招商机制,推动产业链式发展。至目前,对接数字经济企业1506户,签约262户,71户在庆注册成立子公司。组建项目落地专班,实行常态化、全过程服务保障,今年实施的16个“东数西算”重点项目,总投资198亿元,已完成投资21亿元。华为渲染云、电信天翼云等“十朵云”落地,电信算力中心、移动大数据中心项目已建成投运。辐射带动三一重能、远景能源、易事特东数西算装备制造等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储能等产业项目落地集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围绕打造数算电融合枢纽中心、十E级规模算力枢纽中心、城市算力网枢纽中心、百业融合应用枢纽中心“四个中心”,全面在基础设施建设、算力规模提升、数字产业生态集聚、要素服务保障上突破发力,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绿色算力+智能应用”千亿级全产业链,高质量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主持人:

  感谢丑局长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深度报道的媒体朋友请会后与省政府新闻办联系。

  明天下午我们将举行“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请各位媒体朋友们届时参加。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