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创业女性:她们如何转动命运的齿轮
□记者 柳娜
2023年,平凉的女性创业者收获了亮丽成绩单。在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平凉市第六届创业创新大赛优秀妇女创业创新项目中,托于行育于心乐蓓儿托育项目获一等奖,宫灯照亮致富路项目、“亲亲关怀温暖家的每一个角落”项目获二等奖,婴童健康体质调养等3个获三等奖;在2023年甘肃妇女创业创新大赛中,平凉市红豆绿豆母婴公司获一等奖,庄浪县益家福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静宁县红六福果业有限公司获二等奖,庄浪县巾帼巧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三等奖。
这一代女性创业者,着眼陪读妈妈、困难残疾妇女就业增收、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非遗文化的传承推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朝阳产业和暖心事业,创办巾帼家政企业4家,巾帼文化创意传承企业22家,巾帼农旅文旅融合企业21家,巾帼电商企业13家,带动妇女创业就业3800多人。
她们不必用赢过谁来证明自己,她们要翻越的最高山峰,就是她们自己。
白晋宜:乐观的设想,坚定的执行
对未来和下一代的使命感,是许多女性创业者迈出第一步的原因。于乐蓓儿·壹托育中心创始人白晋宜来说,这种想要为承担社会责任的志向,在她很早的时候就在心底埋下了。她发现好多母亲为了育儿疲于奔命,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小孩,“谁来带娃”的焦虑困扰着她们。她在同情之外意识到,能为这些母亲分担辛劳,让她们活出美丽自信的模样,是一件很有必要做的事。
从事美术教育的白晋宜,用脚步丈量中国教育的十多年时间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儿童音乐教育模式,它不是纯托育,是托育和音乐教育培训相合的模式,彰显音乐特色。企业的第一优先级是生存,第二优先级是盈利,第三优先级是发展,她觉得,这种兼容的方式,也许是对的。她开办了艺术培训中心,将这种模式引进。为了拓展中心内容,使之与市场更好地对接,她开办“0-3岁托班”,并摸索自己布局教室、厨房等,简易的“乐蓓儿小托班”就这样出现在公众的视野。
看过好的托育现场,才能创造更好的托育环境,为了让乐蓓儿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白晋宜学习精细化托育,到上海、北京、成都、西安等地学习、参观、跟岗。“我想把更优质的托育服务、更专业的环境建设、更适合0-3岁的儿童课程、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乐蓓儿。”王柯文说。进一步,就有进一步的欢喜。乐蓓儿小托班已从一间小小的教室升级到900平方的专业托育中心,托位也从12位升级到100位,正式升级为“乐蓓儿·壹托育中心”。
白晋宜在创业之路上,更愿意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乐观的设想,坚定的执行。
宋小霞:星星点“灯”照亮前程
一个有进取心的女性,想要事业上有一番成就,在可以选择创业或工作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
如果问学生时代的宋小霞,她会有点犹豫地说:“安心做一份工作就好。”
创业很难,女性创业更难,这是很多人的认知。但不知不觉,庄浪女性宋小霞还是走上了创业这条路。那是在她将电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她有了一些底气。“创业不容易,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很多女性不愿意创业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相信自己,我决定一切先行动,即使有焦虑和不自信,即使面对未知的风险,也先啃下去再说。”宋小霞说。
彼时,宋小霞还不知道自己最后的身份转换如此之快,只是隐约感到来自未来的召唤。从电商从业者到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长、跨越,似乎是艰难的过程,也似乎是既定的命运轨迹。
她一路开彊拓土,在她当初并不熟悉的领域写就了一个“霸道女总裁”的闪耀故事。
2018年,宋小霞建办平凉市第一家示范性宫灯扶贫车间,成立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不到两年年产值就达到400万元,并带动周边百余人实现就业。她凭借自己不服输的性格、持之以恒的耐心,渴望通过奋斗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一头扎进宫灯制造的领域中,实现大红灯笼的批量化生产,以及特色宫灯的定制化生产。目前,庄浪9个乡镇建办宫灯生产工厂24个,能够为全县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年产宫灯600万只、产值5000万元。产品远销浙江义乌、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等地。
故事的背后,全是要一个个面对的考题和细节。2017年年底,从事电商工作的宋小霞,发现大红灯笼活跃于年货购物清单,于是她对接商家订购了一批,并于次年春天前往厂商所在地考察。宋小霞发现灯笼制作工艺不复杂,工作强度不大,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很适合当地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宋小霞在吊沟村里开始尝试宫灯制作。不能不说,对市场敏锐的直觉和洞察让她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创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很长一段时间内,宋小霞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带领团队学习宫灯制作上,同时,她还不断学习和拓展自己的新能力:如何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做市场营销,如何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团队,如此等等。
“现在拥有的这一切,都是庄浪县的父老乡亲们给的,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乡村振兴路上,帮助更多的乡亲们一起走共同富裕路。”“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宋小霞并不觉得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她觉得所有的成就离不开庄浪这一片厚土,离不开这里勤劳的,勇于改变命运的乡亲,这是她的企业得以壮大的根基。
在宋小霞的宫灯文化产业基地展示大厅里,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宫灯布满展厅,有大红色长筒形点缀花卉图案的,有蓝色、绿色、粉色胖墩墩的,有方方正正镂空纹饰的,还有兔、鸡、牛、羊、蛇、猪等十二生肖模样的,不一而足,无数盏宫灯,就像她的梦想,熠熠生辉,闪闪发亮。
如今,宫灯已发展成为庄浪县乡村支柱产业,未来,庄浪将成为西北最大的宫灯生产基地。这样的成绩让更多人看到,平凉现代女性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参与度和创造力蓬勃的形象。
王红瑞:一根毛线编织一路芳华
当别的地方还在争抢粗加工订单的红利时,王红瑞的手工编织已在品牌创建之路上稳健推进,以获得更长远的竞争力。
王红瑞,庄浪县巾帼巧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两天,她和姐妹们忙得脚不沾地,正在赶制一批生肖兔挂件,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年货市场。王红瑞是老板,也是老师,对不熟悉编织的姐妹们,她集中起来现场教学,手把手示范编织方式,现场氛围热烈,大家互相讨论,相互请教,一个个漂亮的“兔宝宝”在指尖诞生。
出生农村的王红瑞认为,自己的人生剧本一定要用热爱写就。
王红瑞打心眼里喜欢这个行当。母亲是村里有名的巧手,每到节头年尾农活少的时候,总能看到她飞针走线,做出一件件精美的枕头、鞋垫、荷包来。受母亲影响,王红瑞从小就对针线活有着浓厚的兴趣。18岁的她走南闯北,明显感觉到手工艺品市场发展很快。她记得有次逛商场,看到一件手工编织的洋娃娃摆件,特别喜欢,一问价钱,200元!没想到小小的手工编织品这么贵,在对手工编织市场进行初步了解后,她决定从手工编织入手走上创业之路。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编织不但是个技术活,更考验着个人的审美能力,王红瑞向邻村的编织师傅请教,时常为锻炼编织的技法熬夜到凌晨。造型别致的编织摆件、憨态可掬的动物挂件,王红瑞边学习边实践,精巧的手工编织品赢得了亲朋好友的夸赞,给了她莫大的信心。2015年,她投资3万元,在庄浪县城开起了庄浪“巧女人”手工坊。这是人生第一次,她感到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掌控感。“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发展的空间很大。”王红瑞说。
她相信团队的力量才能让品牌做大做强。她把学到的新技术手把手地教给姐妹们,周边的乡邻从好奇、到尝试、到加入,逐步发展了400人的编织团队,编织工作也从小作坊走向了公司化,销路更广阔了。
从拍短视频到直播带货,王红瑞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事业版图。外地公司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与湖北蕲春巧手手工鞋业有限公司签订代加工协议,加工各个季节的拖鞋,累计收益800多万元;与浙江义乌珍珍毛线编织品批发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加工供货协议,每年加工制作各种发卡、发箍、发绳、玩偶挂件,部分产品已走出国门;与西安若愚工坊签订长期加工制作协议,每年加工生肖虎挂件;与兰州飞机场、高铁站、旅游景点等达成长期供应毛线钩编玩偶的协议,在文旅市场上树立起“巧女人”手工编织品牌。
2018年5月,手工坊升级成了一家有模有样的公司——庄浪县巾帼巧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从0到1的创业过程,王红瑞都自己一一摸索着前进,从技术学习,到代加工,再到树立自己的品牌,以及物流、售后等环节,王红瑞最终把整个产业链条走通了。她成了一个充满能量的人,面对工作和生活干劲满满。她拥有了人生的自主权,也把这种能量带给了更多人:她的3万粉丝、公司里400人的团队,还有许多乡亲们。当年曾放弃求学追求梦想的她,在创业之路上,重新找回了力量和勇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19日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达人”评选活动在兰启幕
- 2023年12月12日兰州新区修订发布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管理办法
- 2023年11月30日甘肃残疾人“创业达人”选拔活动暨第三届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开幕
- 2023年11月29日欧美同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海归创新创业兰州峰会组委会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