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刘晓丽 史如霞
甘肃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把薪火相传同推陈出新相结合,深入开展探索实践,努力推动陇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守好文化根脉。在甘肃这片灿烂的土地上,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丝绸之路横贯东西,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繁荣甘肃文化、建设文化强省,要切实担负起守好文化根脉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一要守好遗产保护这条底线,强化文物整体保护,推进非遗系统保护和强化古籍抢救保护。二要打好研究阐释这张底牌,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构建彰显甘肃历史悠久而厚重的文化素材和标本体系。三要抓住守正创新这个关键,加强文物科技创新,通过不断完善“敦煌遗书数据库”等举措,创新展示石窟艺术、古代壁画、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成果,推动甘肃文化制高点建设取得新突破。
赓续红色血脉。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从黄土大塬到河西走廊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光辉战斗足迹,我们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一要加强科学保护,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等。二要开展系统研究,积极开展革命史料的抢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加强革命历史研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血脉。
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化建设,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一要坚持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紧跟技术发展前沿,以长城、长征、黄河、伏羲、敦煌、铜奔马等文化符号为重点,打造新型文化业态,打造有影响力的“陇字号”数字文化品牌,推出更多具有甘肃地域特色、文化特质的文创产品。二要持续深度融合和塑造特色,深入挖掘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特色产业及生态资源,注重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更好打造特色化、唯一性的文旅产品和旅游景点,不断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三要把艺术追求与党的要求、群众需求相统一,弘扬主旋律,努力出精品,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好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交流互鉴。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东西贯穿1600多公里,我省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一要策划传播交流项目,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抢抓“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人文、旅游等全方位交流合作,用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以及公祭伏羲大典等节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展陈和文化交流对话。二要以敦煌文化为重点,组织开展一系列学术研讨、成果交流、文物展出等活动,积极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三要完善传播交流阵地,加快省部合作共建文化中心,在海外设立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建立完善文化对外贸易基地,深化国际友城文化交流合作。四要健全传播交流机制,参与“文化丝路”等品牌活动,以及“中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全球发布”系列活动,向全球推介展示甘肃文旅资源。五要建立常态化赴境外开展文旅推介机制,组织参加国际展会活动,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影响力。
作者分别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党的建设和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11月30日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甘肃人大实践创新交流推进会召开
- 2023年11月24日【理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
- 2023年11月23日思想旗帜引领方向 勇毅前行开创新局——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侧记
- 2023年11月22日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甘肃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正创新不断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