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戈壁钢城”满目新

 2023/12/29/ 08:4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严存义 王占东

“戈壁钢城”满目新

嘉峪关东湖公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 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 王占东

  嘉峪关,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又因酒钢集团设市、崛起,获得“戈壁钢城”之美誉。作为甘肃重要的工业城市,依托铁矿资源发展起来的嘉峪关市,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同样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课题。近年来,嘉峪关市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不断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发展模式现代化转型,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奋楫扬帆破浪行

  酒钢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黑色与有色并举的企业。

  1985年,酒钢炼出第一炉钢水。

  虽然有了钢产品,当时企业却落入建设规模小、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徘徊不前、企业连年亏损的低谷。

  面对困境,酒钢人在“铁山精神”鼓舞下顽强拼搏——1988年,高速线材工程建成投产;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中板轧钢、200万吨薄板坯连铸连轧、不锈钢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酒钢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进入新时代,酒钢集团坚持“党建统领、改革统揽、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工作思路,做强做精钢铁产业,做优做活有色产业,培育形成电力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多元产业。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嘉峪关、兰州榆中、新疆哈密三大生产基地,拥有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到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完整配套的生产工艺全流程,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和西北领先水平。

  有色产业拥有嘉峪关、陇西两个电解铝生产基地和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生产基地、酒钢东兴嘉宇深加工基地,是甘肃省最大的铝冶炼加工企业。

  电力能源产业拥有32台(套)自备火力及余热余压二次能源利用发电机组及配套的输配电网系统,240万千瓦装机容量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纳入国家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

  装备制造产业涵盖了冶金装备、风电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电气设备及相关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领域。

  生产性服务业拥有物流、建筑设计施工、循环经济、金融服务、房地产、旅游酒店、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业态。

  现代农业有种植、养殖、乳业及葡萄酒酿造,具备年产1万吨葡萄酒、5万吨原乳和1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

  经过60多年建设发展,酒钢已初步形成钢铁、有色、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酒钢集团西部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精密铸造分厂3D打印车间,各种工业铸件、文创产品铸件排列成阵,让人耳目一新。“有了3D打印技术,传统制造干不了的精密、高端铸件,3D打印车间可轻松完成。”厂长苏文告诉记者。

  酒钢集团在拥抱数字化的同时,还持续在关键材料上发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

  2016年,酒钢集团在全国率先生产出用于光伏支架的热浸镀锌-铝-镁合金镀层钢板,具有超耐蚀、长寿命、易加工、自修复等特点,实现进口替代。

  2022年,由酒钢联合兰石集团共同研发的N08810高温耐蚀合金钢板顺利下线,一举打通了甘肃省新能源“卡脖子”核心材料全流程产业链。

  2023年,酒钢自主研发的光热发电用耐高温熔盐347H不锈钢成功下线,产品耐熔盐腐蚀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酒钢集团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发展提质提速,钢铁产业具备年产粗钢1105万吨生产能力,有色产业已形成年产电解铝170万吨、铝板带铸轧材60万吨的生产能力,电力能源产业已形成3565兆瓦装机容量的自备局域电网,资产规模、年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追风逐日风光好

  酒钢集团的转型升级是嘉峪关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强工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不断放大优势、拓存创增,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面,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在钢铁产业上,持续深化与酒钢集团的合作,依托1105万吨粗钢、120万吨不锈钢产能,地企协同推动钢铁产业向下游制造业拓展,加大建筑装配、桥梁高铁等高端用钢开发力度,力促基础冶炼向精深加工跃升。在铝产业上,地企联合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推动铝产业上游向氧化铝、再生铝等原料延伸,中游在全国范围争取电解铝产能转移,下游引进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和汽车用铝、特种铝箔等高附加值产品,现已具备年产电解铝170万吨、各类铝材175万吨、预焙阳极65万吨的能力,正在加速构建“氧化铝—电解铝—铝材—铝制品深加工”全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做专做优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嘉峪关市和周边新能源资源丰富、自身工业基础雄厚、就地消纳能力强的优势,统筹新能源及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绿色高载能产业发展,引进落地了总投资120亿元的索通低碳产业园、投资12.3亿元的浙江甬金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等配套项目,新能源优势正在加速转换放大。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7.2%,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3年1-11月,预计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93.8亿元,同比增长7.3%。

  记者在嘉西光伏产业园区看到,这里的光伏发电基地迅速崛起。在嘉东工业园区,嘉峪关陇鹏光伏科技有限公司5GW光伏组件智慧工厂一期项目车间内,工人们正进行切片、串焊、排板、叠焊等作业。该项目于2023年3月30日投产,日产1000多个成品组件。

  2022年,嘉峪关市实现新能源发电量12.7亿千瓦时,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比重达43%。

  “嘉峪关市将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工业配套基础,大力发展源网荷储项目,形成电价‘洼’地,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嘉峪关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坚定地说。

  钢城蝶变气象新

  “湖光山色!”

  “碧水蓝天!”

  “印象中的嘉峪关深处大漠戈壁,真没想到,生态环境竟然这么好!”

  ……

  来到嘉峪关东湖游览的外地游客对这里的景色赞叹不已。

  嘉峪关1965年建市初期,沙漠、戈壁、厂房曾是城市的主要景观,戈壁滩上零星分布着芨芨草、骆驼刺、野芦苇、白刺等干旱植物。

  建市后,嘉峪关坚持不懈在戈壁荒滩植树种草、建湖蓄水,先后建成公共绿地110多处、2696公顷,城市公园14座、人工湖20余座。

  目前,嘉峪关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2%和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昔日的“戈壁钢城”逐渐变成了“绿色之城”“生态之城”。

  绿色发展满目新。嘉峪关市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来源于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9634元和26284元,绝对值稳居全省第一。

  随着多年的发展,嘉峪关境内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呈立体格局,嘉峪关酒泉机场成为我省三大空港之一。国家5A级景区嘉峪关关城、草湖国家湿地公园、魏晋墓地下画廊、方特欢乐世界等一批景观景点集聚,文旅产业巨大潜能正在不断释放。

  嘉峪关市坚持保护优先、开发利用并重,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聚力做好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文章。加大“引客入嘉”支持力度,加快培育自驾露营、夜间经济、户外体验、湿地观光等休闲类旅游产品,文旅融合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嘉峪关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等多项荣誉,入选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2017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蝉联此殊荣。

  嘉峪关,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一座新兴工业旅游生态城正在崛起。

  “戈壁明珠”如今更加光彩夺目!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