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 节水灌溉增实效 高效农业促增收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张鋆宁
“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种些小麦、胡麻。有雨就收上些,没雨就收不上东西。”近日,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村民刘仕汉说。
寺滩乡位于景泰县城以西,片区以旱平地为主,干旱缺水曾一度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
为了改善寺滩片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紧张,景泰县开始实施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该项目全长72.3公里,从引大入秦工程东二段干渠末端引水,向寺滩片区供水。
随着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的整体贯通,寺滩乡有了明显变化,一度荒芜的旱砂地变成了成片的玉米地、瓜地、油葵地、蔬菜地……
“寺滩乡先后将15万亩旱砂田打造成了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设施实现了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旱作区农民的吃饭问题。”寺滩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党文燕说。
“誓将旱区变灌区,再造一个景泰川。”这是继景电工程之后,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等景泰县境内新兴水利工程肩负的新使命。
近年来,景泰县持续推进“水盆子”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永泰川灌溉引水调蓄水库、生态农业供水调蓄水库、黄河上游陇中水土保持生态供水调蓄水池等一个个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引水及调蓄水池建设工程陆续建成投用,为农业生产送来“生命之水”。
“景泰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自筹、群众投工投劳’多元投入机制,根据全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求,依托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正路引提灌工程、寺滩引水工程等水利工程,大力实施水利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疏通田间地头‘毛细血管’,实现农民节本增收。”景泰县水务局副局长李晖说。
目前,景泰县共建成调蓄水池450座,调蓄能力达到1520万立方米,在建蓄水池21座,库容566万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得到有效缓解。
有了水,旱区土地有了希望——
随着“旱变水”的实现,刘仕汉和村里的其他种植户们开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采取节水技术模式种植玉米、油葵、马铃薯、瓜类等农作物,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
有了水,旱区农业发展有了希望——
景泰县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变土地“条田化”种植为“集约化”经营,把成片的撂荒地变成了统一的高标准农用地,把分散的旱砂地变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同时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流转运营,带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截至目前,景泰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年推广面积达30余万亩。各类作物垄膜沟灌平均亩节水121立方米、亩增产124千克,生育期亩节水10%至40%;旱作区膜下滴灌平均亩节水278立方米、亩增产570千克;沿黄灌区膜下滴灌平均亩节水200立方米、亩增产408千克,亩节水30%至50%。”李晖介绍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05日【理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24年01月05日【乡村行·看振兴】促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整省试点工作综述
- 2024年01月05日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展望甘肃农业强省“新画卷”
- 2024年01月03日金昌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