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破难推进,在大抓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从2023年经济答卷看陇南高质量发展述评①

 2024/01/09/ 08:43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靳淑敏

破难推进,在大抓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从2023年经济答卷看陇南高质量发展述评①

航拍武九高速文县西出口。陇南日报记者 李 董 摄

  【写在前面的话】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2023年,陇南以干则必成的坚定心态、争先进位的奋斗姿态、克难制胜的拼搏状态,承压前行,聚力攻坚,踏稳走实了“三城五地”建设的每一步,在奋进中拥抱梦想、成就未来。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三城五地”目标定位不动摇,扭住“四抓四提”重点举措不松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对标先进、主动作为,奋力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陇南实践新篇章。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从2023经济答卷看陇南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全方位展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宝贵经验和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请关注!

  陇南日报记者 靳淑敏

  2023年,通向未来的道路斗志昂扬。

  这一年,陇南走得很坚实、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荣获“2023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城市”称号,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或超过预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一刻不歇的陇南,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强引擎”,用项目建设的“高开高走”,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全力冲刺。

  武九高速具备通车条件,天陇铁路、景礼高速、康略高速、西和调水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一个个重点项目火力全开,为驱动陇南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中奏响发展“最强音”。

  (一)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要素。

  虽是寒冬,但在武九高速高楼山隧道内,7个施工班底轮班赶班,加速度抢进度,火热的建设场景让人激情澎湃。

  窥一斑而知全豹,放眼陇南——

  天陇铁路、康略高速、景礼高速、万象大景区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陇南祁连山水泥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徽百亿生态智慧产业园四期技改、金徽矿业江洛矿区铅锌选矿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

  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持续推进;

  雄伟万利新材料后4台矿热炉将建成投产红川酒业扩能技改项目“新厂出新酒”,礼县金山金矿等投产项目进一步释放产能……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从工作成效中把握规律、坚定信心;从发展大势中认清挑战、寻找机遇;从全国全省工作布局中明确方向、确定目标。

  一直以来,陇南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谋划实施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088个、年计划投资441亿元,全市在建项目1008个,完成投资432亿元、同比增长13%。

  强经济、促发展,项目建设是核心支撑,好的项目可以作为改善民生、服务社会、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重要力量。陇南全域谋划,全面拓展,锻造民生、工业、农业交互作用的“铁三角”,谋划、储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全市谋划储备2024年省列重大项目、市列重大项目、重点投资项目1176个,总投资2183亿元,年计划投资455.9亿元。

  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一批批重大项目悉数开工,“一揽子”政策措施成效逐步显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断释放。

  美丽陇南发展势能持续激活,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经济发展迈上“快车道”。

  (二)

  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陇南积极谋划对接清单,谋足产业发展项目,做实招商引资服务,紧盯投资导向谋划,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综合保障、强化推动落实,亮出“组合拳”,为项目建设拓前路,催生了一批有规模、有质量、有实效、有温度的好项目。

  在徽县,金徽股份江洛矿区铅锌矿(300万吨/年)选矿工程、金徽新科石材二期、九条沟金矿采选、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绿色矿山提升改造、宝徽公司11万吨锌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进展顺利。

  文县石龙沟游客集散中心、诚通花园商住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生态地灾搬迁5个集中安置点、洋汤河万人供水工程、碧山书院、紫云宫、白马河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康县对康略高速等76个省市县列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实行全程清单化管理……

  陇南以系统观念谋篇布局,以奋斗姿态推动发展,全域谋划,全局推动,全线发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成功解决项目从哪里来、怎么来、如何发展好的问题。

  陇南牢牢抓住项目谋划这个“牛鼻子”,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突出自身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全市动态储备项目1400个以上、总投资3300亿元以上,谋划产业链项目261个、总投资663.8亿元。

  全市上下铆足马力抓项目、抓好项目、抓大项目。从统筹调度、资金保障、宣传引导、督查考核切入,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拼抢先机、攻坚创效,全力稳增长、促投资、强产业,推动项目建设的加速、突破、提升。

  连续两年实施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创新建立项目管理“6个清单”“5个1”全周期项目管家工作机制。项目建设时间整体比往年提前一个月。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居全省第6位,实现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提升”。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政策护航、专班发力、一线破题……

  项目建设进程不断深入,项目建设成果不断突破。一批投资体量大、涵盖领域广、带动力度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为陇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任务见到实效的重要一年。

  迎接新挑战,推动新发展。托其势者,虽远必至。

  “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统筹加强各环节工作,努力做到政策覆盖陇南的项目全争取、争取到的项目全落地、落地的项目按计划全建成,实现项目数量、建设质量、投资总量‘三量齐升’。”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目标明确,要求项目建设要破难推进。

  高处谋势,实处落子。

  如何让“破难推进”落地落细落实?

  陇南既在“怎么看”上廓清迷雾、凝聚共识,又在“怎么干”上明确任务、激发力量。

  ——要研究政策全领域谋划。紧盯国省政策导向,紧贴陇南资源优势和发展所需,重点在有色冶金、制造业、老旧小区改造、灾害治理、新能源开发等领域,论证储备一批项目,动态调整更新,建设一个数量多、体量大、结构优的项目库。

  ——要凝聚合力全员化争取。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加快跑省进京频次,适时跟踪上级项目安排计划、资金安排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省“总盘子”。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做好PPP项目谋划争取,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要破解难题全过程服务。加强要素保障,做实前期工作,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专人专班跟进解决困难问题。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项目建设直接关系未来发展。

  以进促稳,“进”上加力、“进”中勇为,陇南将着重围绕产业链发展推进项目,在“创新”上求突破。加快宕昌县现代新能源光伏发电、武都区风光储一体化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开发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业下游产品,进一步延长新材料产业链;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紧盯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按期竣工率,争分夺移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有了对蓝天的憧憬,雄鹰振翅而飞,迎接它的必是万里晴空。

  立足全域、着眼于新、落脚于实,陇南正步履不停、前行不止,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陇南实践新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