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省新建1万公里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民生项目超额完成
每日甘肃网1月11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月10日,记者从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去年以来,我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2023年全年建成自然村组硬化路10176公里,超4000个自然村组通了硬化路。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到90%以上。
据悉,省交通运输厅启用了甘肃省农村公路计划对接平台,采取“线上”方式,实现项目从纯手工比对审核到电脑识别、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的跨越,优化和市县的沟通对接流程,项目申报时间从原来近2个月,缩短到现在的1个月。
据介绍,为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达标,省交通运输厅率先在全国出台《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技术规范》,配套制定《甘肃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管理办法》,督促市县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办法,落实安防工程、防排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提升项目安全性、耐久性,新建项目均达到四Ⅱ级技术标准,工程质量一次性交竣工验收合格率达100%。同时,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广公路黄土固化技术、国省干线公路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等“四新技术”应用,有效解决项目建设砂石料短缺难题,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另外,在项目建设中还增设了许多公益岗位,助力群众务工增收。其中,将施工技术简单、务工要求不高的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就近就地吸纳群众务工增收。全年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92项,吸纳1.1万余人务工就业,发放劳务报酬超1.6亿元。在养护上,将建成后的自然村组道路统一移交属地乡村管养,加强与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衔接,吸纳低收入群体等参与养护,既解决养护人员难题,又实现群众就地增收,达到双赢局面。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护路员3.4万余人,人均年收入达9600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07日【图片新闻】徽县探索推行“农村公路+”交通发展新模式
- 2024年01月03日【关注积石山6.2级地震】甘肃交通抗震救灾抢险队持续对灾区农村公路排危拓宽和巩固提升
- 2023年12月22日兰州新区这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 2023年12月12日新《甘肃省公路条例》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正式将村道纳入农村公路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