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实录(文+图)

 2024/01/11/ 15:15 来源:每日甘肃网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集中反映全省各地各部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举措,展现以实际行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生动场景,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1月11日下午为系列发布会第十三场——兰州专场。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陶正茂,介绍兰州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接经营主体需求,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促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有效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常千宗,兰州市税务局副局长李绍武,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杨曾涛。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新闻发言人刘晓文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兰州专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陶正茂先生,请他介绍兰州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对接经营主体需求,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促进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有效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常千宗先生,兰州市税务局副局长李绍武先生,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杨曾涛先生。

  首先,请陶正茂先生介绍情况。

兰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陶正茂  

  陶正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备受关注的兰州市“两会”胜利召开之际,今天我们举行“转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抓项目增强发展动力”主题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兰州市在优环境、抓项目、促发展方面的一些探索实践。借此机会,我代表兰州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兰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强省会行动、市委“1139”工作部署,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兰州市成功入选全国证照改革、一网通办、智慧监管、政务透明、区域壁垒破除等8个领域创新代表城市,入选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纳税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异等次,被评为进步最快城市;12345热线获得全国评估A级优秀单位;“四办四清单”“兰税捷办”“清兰交易”等典型经验得到中央深改办、国家发改委肯定;2021年、2022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兰州市营商环境便利度、经营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均有了较大提升。

  一、锐意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近年来,兰州市聚焦经营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推出大量改革举措。全面推行“六个通办”,研发“小兰帮办”基层社会智治平台,创新实施“五简五办五集成”服务模式,实现8.1万个事项“一窗通办”“一网通办”、317个事项“一证通办”、270个事项“一码通办”、104个事项“一次通办”、203个事项“一地通办”,自助服务“就近可办”“24小时能办”,政务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从“能办”到“快办”“好办”迭代升级,办理结果满意度达99%以上。全力打造工程项目审批最快城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枚印章管验收”“一枚印章管挖占”,单事项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在2022年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第三方评估中,全国排名第13位。深化拓展“兰税捷办”服务品牌,实现178项业务最多跑一次,98%以上涉税业务实现“非接触式”办理,网上申报率达99%,稳居全省第一。

  二、聚焦需求,提高惠企服务水平。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实现“一单在列、非禁即入”,实施经营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注册通”掌上办,开办环节压缩至1个,开办时间压缩至25分钟,推行首套印章免费刻制,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截至2023年11月,兰州市新增经营主体60583户,日均新增166户,同比增长35.19%,企业增量总量领跑全省。实行“零门槛”投标,全面推广“不见面开标”,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零收费”,累计释放52.31亿元现金流。实施“五心政采”(主要是“暖心”送政策,“用心”解疑问,“慧心”注动能,“诚心”促公平,“贴心”送服务),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达到78.6%,累计为企业节约交易成本998万元,减少资金占用1.2亿元。聚焦企业融资需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全面提升“兰州信易贷”平台服务质效,在兰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入驻,累计发布金融产品265款,发放贷款86.38亿元;建立首贷服务中心,入驻金融机构18家、累计放款49.4亿元;开展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活动69场次,发放贷款96.77亿元,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经营主体提信心、添活力、增动能。同时,我们正在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工作,破解经营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繁、难、久”等问题。

  三、大抓双进,不断夯实发展支撑。坚持一手抓项目推进,一手抓项目引进,以项目“双进”拓存创增,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在项目推进上,运用“项目重塑、流程再造”机制,制定优化项目管理若干措施,聚焦重点项目全力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兰州高新区飞天创新港—科创育成产业园等752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永登七山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牧光互补发电项目等657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三期等160个省市列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67.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2%。轨道交通2号线、北滨河路西延线及柴家峡大桥至港务区大桥联络线、沈家坡至阿干镇公路、白塔山段交通综合提升改造、西关什字人车分离、海关什字人车分离等工程建成投运,中通道高速公路项目复工重启,得到社会各方面认可。宝航新能源一期、东方希望金属硅等65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在项目引进上,聚焦构建“3+2”现代产业体系,树牢“理性招商、大胆引资”理念,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组织参加西洽会、厦洽会等招商引资推介活动20多场次,成立10个区域驻点招商中心,新引进中国宝武、抖音等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企业17家,完成省外项目到位资金1100亿元、增长20%。成功承办第29届兰洽会、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共签约项目169个、投资总额1244亿元。

  四、抢抓机遇,为“强省会”积蓄动能。兰州市积极抢抓强省会行动机遇,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抓实发展和安全“两张报表”,不断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着力做好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各项工作,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经济运行走出低谷、企稳回升。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争取省上出台强省会实施方案和35项支持措施,获得每年25亿元大力支持,先后与66家省直部门、兄弟市州、省属企事业单位和中央在兰企业签订了强省会合作协议,不断健全“1+X+N”政策体系,形成了省市协同、部门联动、市州合作、专班推进的工作格局。先后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等政策平台,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批设立西固化工园区,这些政策和平台都得到国家和省上“真金白银”支持,为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兰州市也十分注重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民生福祉。我们坚持强省会首先要强交通,编制实施《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网》和《重振兰州枢纽行动方案》,启动开展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改造老旧小区237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城区雨污分流、供热分户改造稳步推进。加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41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30个市级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扎实办好10件为民兴办实事。积极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位下乡进村等活动,引导经营主体稳岗拓岗,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问题,新增城镇就业8.01万人。扎实推进“扩容增校”两年攻坚行动,加快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建设专门学校,招聘同工同酬聘任制教师770人,新增学位1.2万个。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和6%。完成雁滩公园升级改造,七里河体育场拆除重建工程。虚拟养老院与家政企业融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经验在全国推广,荣获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省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下一步,兰州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对标国内一流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双进”,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提供强劲动力。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陶市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央广网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2023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公布了《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兰州市成功创建了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请问,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兰州市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常千宗  

  常千宗:

  首先,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对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2023年以来,兰州市以落实“三抓三促”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为契机,围绕数据归集、信用监管和信用应用三向发力,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功创建第四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荣获2023年度全国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城市组“特色单位”称号,“信易+追溯”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信用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简要介绍一下兰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创新数据归集模式,夯实信用建设硬实力。在全国率先推行平台建设新模式,建成全市一体化信用平台和网站。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统筹信息资源共享,累计归集公共信用信息6.4亿条。聚焦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信用信息治理,提升信用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合规流转。兰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信用门户网站已连续五届荣获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

  二是健全信用监管机制,提升行政服务新效能。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信用监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行事前信用承诺,归集公示信用承诺100.6万份,占经营主体总数的258%;大力推行事中分级分类监管,先后在税务、教育、社保、医疗等33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合力开展事后联合奖惩,定期发布“共筑诚信、德润金城”红黑榜,并在“信用中国(甘肃兰州)”网站及时公示,实现红黑名单在线查询和联合奖惩信息共享共用,初步构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警示、惩戒体系。推出“信用随手查”客户端,进驻市、县(区)行政审批大厅,累计实施信用核查1.3万次。开展《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双送达、双告知”,引导企业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整合生态、交通、文旅等38个领域资源,推行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路”。

  三是聚力营商环境优化,赋能民营经济新动力。大力推动“信易+”场景创新,将“信用”转化为“用信”,让守信有用、守信有感。推广“信易贷”平台,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纯线上、低利率的信贷产品,有效缓解了兰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100%入驻,推出金融产品260余款,累计发放贷款86.38亿元。创新“医保贷”模式,依据医保信用和结算数据,为定点医药机构提供纯信用贷款,累计授信超4亿元。打造“信易溯”平台,市民在扫码查询食品溯源信息的同时,可以一键查询经营主体的信用状况,相关做法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评选为“信易+”典型案例。同时,推出“信用管项目”“信用村”“信易阅”“信易租”等共计16个“信易+”应用场景,信用信息整合应用成效显著。

  下一步,兰州市将以打造“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巩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成果,聚焦诚信文化宣传教育、信用平台优化提升、信用应用领域拓展等重点,不断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切实提高全市信用水平,全力打造“诚信兰州”!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常主任的解答,有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兰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税务部门主动融入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格局,在强省会行动中彰显税务担当,积极服务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兰州市创推了“兰税捷办”服务品牌,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样本城市,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兰税捷办”服务品牌的相关情况?

兰州市税务局副局长李绍武  

  李绍武:

  感谢您对税务工作的关心支持!

  “兰税捷办”服务品牌是兰州市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领域的实践探索,旨在为全市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费服务,具体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线上服务聚焦“精细”。充分运用电子税务局、自助服务终端、甘肃税务APP等平台,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渠道,升级优化“网上”“云端”“掌上”系统功能,不断扩大“不见面”服务范围,实现“无接触受理、不见面审批、零跑动办事”。实施精准推送税费政策,让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门,按照“申报前、申报中、申报后”三个时间节点,综合采取事前告知、事中提醒、事后跟踪的方式,进行全流程递进式推送。

  二是线下服务聚焦“精简”。优化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打造咨询台处理“简单业务”事项、综合窗口处理“一般业务”事项、工作室处理“疑难业务”事项的办税缴费服务新模式,实现“前台一站式受理、后台一条线传递、前后台一体化协同”,推动线下办税缴费更简单、更便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路径方式,构建多元化调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分局、大事不出县区局、矛盾就地化解”目标。

  三是定制服务聚焦“精准”。快速响应企业个性需求,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税收管家服务机制,创新推出“全员帮、全时帮、全域帮”措施,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套餐。紧盯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跟踪提供税前政策辅导、税中便利办税、税后权益维护等全流程“管家式”纳税服务,做到“特事特办、急事快办、难事简办”,护航全市重点项目顺利开工、落地投产。

  创推的“兰税捷办”服务品牌,入选甘肃省七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90期、省委改革办《改革动态》第104期刊发,在全国、全省进行推广,并在2023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作交流。“兰税捷办”服务品牌得到省长任振鹤,时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张晓强,省税务局局长管振江的批示肯定和广大纳税人缴费人的点赞认可。

  下一步,兰州市税务局将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持续精细线上服务、精简线下服务、精准定制服务,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消除痛点,全面提升税费服务质效,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税务力量。

  主持人:

  感谢李局长的解答,再请一位记者提问。

甘肃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招标投标,参与到兰州市的经济建设当中,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为外地企业认识兰州的第一站,据了解,“清兰交易”服务品牌是兰州市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打造的一张优化营商环境名片,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清兰交易”在利企惠民上有哪些实实在在的举措。

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杨曾涛  

  杨曾涛:  

  感谢您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关心。

  “清兰交易”是兰州市深入贯彻中央深改委第七次会议“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示要求,深入实践“强省会”行动,全面落实“1139”部署,不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的“数字+交易”改革工程。通过推行数字化交易、数字化见证、数字化维权等数字化服务,重塑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信息公开体系、权利救济体系,以信息化实现便利化、以智能化实现透明化、以网络化实现高效化,让“数字+”参与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构建起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服务业态,形成数据互联、信息共享、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做法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国家发改委《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第90期)作为典型刊文全国推广,入选中国改革网《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中国信息协会《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报告(2022)》。

  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平台数字化。搭建不见面开标系统、电子评审系统、异议投诉平台、营商环境线索征集平台,部署AI开标、BIM(建筑信息模型)招标模块,实现交易、维权线上办;建成“金城E交易”区块链平台,实现交易数据上链存证、可信共享、变动追溯。方便企业足不出户参与交易。

  二是推进惠企协同化。网络直播开标会议,网上公开交易数据;实现CA全程网办、全省通用,提供手机CA免费办理;全面取消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及交易平台服务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帮助企业扩大参与交易的利润空间。

  三是推进服务标准化。实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招标文件公平审查、负面行为清单管理;实施评标专家、代理机构信用分级管理,并对接信用中国共享信用数据;与成都、西安等地成立跨区域合作组织,共享评标专家资源,拓展远程异地评标省际合作体系。给企业创造更加开放共享的市场环境。

  四是推进管理规范化。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行政监督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交易数据全量抓取、交易活动动态监测、“双随机一公开”在线监管;建立招标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查办工作机制,开通纪检、审计等监管专用通道,构建联动监管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有序的交易秩序。

  下一步,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将继续强化三方面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一是聚焦一流标准,持续深化“清兰交易”平台建设。对标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和国家推广复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以“兰州九问”为工作目标导向,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动“数字+”服务提质升级,为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贡献“公共资源交易”力量。

  二是聚焦科技赋能,不断推动交易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创新,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加快“数字政府”迭代升级,深化用数监管、赋智交易,最大限度满足经营主体多样需求,以智慧化模式提高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服务质效。

  三是聚焦区位优势,积极投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健全完善建设项目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完善公共资源数据体系核心,推动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交换共享,加快实现数据深入互联,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区域壁垒,畅通要素资源流动,助力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主持人:

  感谢杨主任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深度报道的媒体朋友请会后与省政府新闻办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