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 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助推产业转型发展
“绿色认证让企业更加精准地定义了项目的绿色属性,从而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得了绿色信贷支持。”近日,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融资负责人介绍,在西部绿色认证中心的指导帮助下,截至目前农投集团累计完成11笔绿色认证。
2023年,西部绿色认证中心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从绿色认证评级、碳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以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第三方服务助推新区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以新区绿色金融标准为依据,西部绿色认证中心积极拓展绿色认证市场,主动面向新区引进项目、入区企业全面开展绿色认证评级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60笔绿色认证,累计帮助企业获取绿色信贷、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约104.69亿元。同时,指导40个项目绿色转型路径,助力新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承接并完成新区绿色金融标准修订业务,结合国家“双碳”目标以及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发展最新政策要求及形势,对现行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认证及评级办法相关内容完成修订,修订版绿色金融标准已于2023年11月13日正式印发执行。
作为第三方碳普惠核证机构,西部绿色认证中心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碳汇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园生态畜牧养殖碳减排项目进行审定核证,已累计出具碳普惠核证声明4份。配合完成我省首单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湿地碳汇业务,助力实现碳资产变现及打造绿色发展优秀创新案例,有效解决绿色生态资产“抵押难、变现难”的问题。“丝路碳票”金融产品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上荣获“2023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该中心走访调研益海嘉里、海亮新能源、兰石中科等企业,对接绿色工厂评价、“双碳”目标服务方案、绿色转型咨询等绿色金融服务。已完成兰石中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碳足迹认证服务方案初稿,持续对接推进益海嘉里碳中和工厂认证工作。
西部绿色认证中心积极与省内高校对接,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实施“点·绿成金”人才培养计划。从双碳及绿色金融人才培训、高端人才提升及绿色金融专硕人才定向培养等方面与高校全面开展合作,专业化培养绿色金融与双碳发展服务人才。现已与兰州大学签订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同时,积极对接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财贸学院,就双碳管理师培训与学校达成培训意向。协助推进“绿金通”平台三期建设工作,持续对接信易贷省级节点数据及项目库、推进不动产相关信息及抵押登记功能落地“绿金通”平台。截至目前,“绿金通”平台入驻合作机构达33家,上架金融产品224种,企业用户数10304户,帮助3829家企业实现融资287.28亿元。“绿金通”平台案例在2023年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代表甘肃省作为典型案例被收录,这是第一次有国家级新区案例被收录。
西部绿色认证中心协助新区财政局全面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融资支持,先后两次配合新区财政局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补充资本金共计4800万元。协助组织实施普惠金融支农支小贷款贴息专项行动,对驻区金融机构294笔、贷款总额2.23亿元支农支小贷款贴息176万元。2023年协助申报并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配合新区财政局开展新区绿色基金设投工作。已先后设立总规模19.2亿元绿色化工、兰西低碳、赟汇生物、天使投资、陇原科技5只子基金,目前,新区绿色基金已累计投资6家企业1.53亿元,用于支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发展。(记者 史晓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12日兰州新区成立“青年讲师团”
- 2024年01月12日兰州新区中心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通过评审
- 2024年01月12日兰州新区就业创业和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建立
- 2024年01月12日兰州新区:社区大食堂 居民享“食”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