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业经济增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以非常之举重塑工业优势
图为东兴铝业公司电解槽生产现场。(资料图)
东方电气(酒泉)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
兰州助剂厂生产线一角。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范海瑞
工业是我省经济的主体,工业活则经济活,工业强则经济强。
2023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4位。
去年,甘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持续高于全国水平3个百分点左右,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之下,甘肃工业经济表现尤为亮眼。
甘肃工业经济何以能逆风飞扬?
202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鲜明树立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的发展导向,立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加力奋斗、跳起摸高,加快推进工业重塑优势、重振雄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支撑。
破题之举在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强工业是后发赶超的关键招,是富民兴陇的必答题”,已成为甘肃发展的共识,陇原大地春潮涌动,千帆竞发,掀起了强工业热潮。
紧盯目标强化调度 压茬推进力促增长
“开门红”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要目标任务。去年一季度,我省各地各企业对标“三抓三促”行动要求,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定机制、建体系、强调度、抓运行、优服务,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干劲、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躬身实干,铆足劲拉满弓,紧盯产量抓调度,紧盯项目进度抓投产,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复工复产,奋力夺取工业经济“开门红”。
在顺利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之后,又及时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对实现年中“双过半”任务进行安排,紧盯项目投产达产,日监测、周调度,压茬推进落实,提前应对兰州石化检修影响,全力以赴以丰补歉稳增长。
进入三季度,全省工信系统积极应对价格下行持续压缩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冲击企业扩产意愿等挑战,持续完善月调度,加强周调度,精准监测预判,制定以丰补歉方案,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压茬推进包抓联,不断优化服务企业机制,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高位推动全省经济稳增长。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聚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各市州、各企业协调解决问题,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省政府分管领导密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各市州停产企业复产、欠产企业达产、重点企业稳产、新建项目投产、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情况,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困难问题,传导稳增长压力,增强保目标紧迫感。全省围绕指标、投资、项目建设竣工、要素保障等,不断完善工业经济运行机制,坚持协调联动、一体推进,形成强大合力,压茬推动工作落实。
省工信厅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调度机制作用,对2700多户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调度全覆盖,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监测,有预见性做细做实电力、煤炭、天然气等生产要素保障。在甘央企主动发挥顶梁压舱作用,工业增加值增长6.1%,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有力保障了能源、物流等生产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政府国资委加大调度,省直各部门紧密协同配合,省属企业主动扛指标、扛任务、扛责任,紧盯计划目标,制定兜底措施,按日倒排工期,提前备料全力组织生产,做到“日分析、日调整”,不断优化排产方案,保质保量落实各自挖潜任务。省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5%,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6%。
各市州围绕补短板,针对性设置调度会议题,会前积极沟通,会后强化跟踪,细化措施抓落实,避免调度事项落空、机制空转。地方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8%,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3%。规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6%,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6%。
2023年1-11月,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0%,增速位居全国第4位。1268个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41.7亿元,其中,291个“三化”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84.4亿元。
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工信领域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共计877项,总投资额4347.63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168.9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共计395项,总投资额2929.16亿元,当年累计到位资金额1422.96亿元。
厚植新质生产力 链式思维培育新动能
2023年,全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工作状态,抢抓新能源风口机遇,加大传统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体系,不断将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通过“三化”改造,推动企业间聚合、产业间耦合,深入推进千亿级产业集群(链)提升行动,着力构建链群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装备制造等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酒泉新能源产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酒泉经开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海亮、德福、宝武等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在兰州新区加速落地,中国西部百万吨级“新能源电池材料之谷”加速成形。
我省紧紧把握“国家所需”与“甘肃所能”,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大做长现代中药产业链、做新做强生物制品产业链、做特做优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链,生物制药产业加速进入“新赛道”。
兰州生物所作为国内轮状病毒疫苗的独家生产和供应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口服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上市的三价轮状病毒疫苗。
省药投集团普安制药主打产品宣肺止嗽合剂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全国独家新冠防治保供品种,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销售增速达到67%。
按照“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甘肃有基础”原则,我省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以产品转型带动产线转型,以产线转型实现产业转型,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全省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优先满足重点产业链项目要素、资源需求。实施强链补链工程,迭代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应用、精准靶向招引和关键重大项目促建等方式精准补链,锻造体系完整、韧性牢靠的产业链条,梯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以绿色制造擦亮工业的绿色底色和成色,加快推动重点行业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逐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
省工信厅出台《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若干措施》等,形成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62户,较上年度增长40.4%,已成为全省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科技赋能优势增强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2023年,我省把科技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开展强科技行动,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并在关键产业领域布局建设11家企业创新联合体,集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150余家、联合“创新链前中后端”科研单位近100家,有效促进产业技术攻关和链条培育。按照全省转化平台“一张网”、成果集聚“一张图”、技术服务“一个库”思路,建成并发布运营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评价)综合服务平台。
省工信厅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强工业行动要求,不断完善和调整创新政策,重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批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
金川集团依托镍铜资源优势、装备优势和科研力量,研发成功4N无氧铜、4169高温合金、超大口径白铜管、手撕镍带、医用钴铬钼合金等一批“拳头”产品;
酒钢集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突出原始创新,着力突破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开发316H第四代核电快堆用不锈钢,产品已供货霞浦核电快堆示范项目,高端剃须刀片用超高碳马氏体不锈钢成功替代进口材料,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
白银有色集团研发出国内首条完整短流程高纯金属铼制备生产线,高纯铼条纯度达到99.99%以上,满足涡轮叶片生产需求,体现了“国家所需、甘肃所能”;
兰州石化生产的羧基丁腈橡胶产品XNBR-3304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级品标准,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厚重“砝码”;
甘肃长风工业机器人平台拥有六个系列十余款机器人产品,应用领域涉及机械加工、物流、医药、表面处理、铸造等行业,已开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成套装备及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核心业务;
天水华天电子集团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规模达到国内第三、全球第六,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半导体封装技术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
2023年,全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10.87%,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推手。
加快“数”“实”深度融合 推进产业转型跨越
我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统领,协同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链属企业改造,发展智慧矿山、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带动产业链加快数字化转型。
全省新建成5G基站17920个,累计建成5G基站54764个,提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已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65%以上的行政村有5G网络覆盖。甘肃电信、甘肃移动、甘肃联通、甘肃铁塔等信息通信业全面提升通信服务供给能力、高效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持续深化与省内工业企业合作,加快5G技术融合渗透,助力工业企业生产提质、运营增效,加速推进我省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电信业务收入达到216.6亿元,同比增长6.4%。
全省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应用,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宣贯培训活动,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场景不断丰富,金川公司基于数据孪生的有色工业大板镍终端产品智慧工厂示范项目,实现智能化排产、全自动生产、实时在线化监测,兰石集团依托“兰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创新。酒钢集团加快钢铁产业、有色产业装备大型化、高端化、产品终端化发展,打造西部重工3D打印智能铸造工厂等6个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区域5G网络全覆盖……
目前,全省5G应用已经融入40多个国民经济大类,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重点领域拓展深化,大型工业企业5G渗透率达到34.62%。
在省工信厅积极争取下,兰州市被工信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中央财政1.5亿元资金奖励,是西北五省区唯一入选省会城市。
今年,省工信厅将按照“站位要高、方向要准、措施要实”的原则,深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兰白两区等重点地区和原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为突破口,在政策方面持续加码,不断加强创新能力,持续优化生态体系,培育数字发展动能。
全力抓执行促落实 服务保障效能提升
破难题,克顽疾,关键在于落实。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财政专项资金对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方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2023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省工信厅专项资金4.4亿元,比2022年提高了53%。省级专项支持主要用于支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三化”改造项目、工业和信息化融合项目、中小企业市场主体培育等。通过省级专项资金的扶持,切实调动了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落地见效。
2023年2月16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省级领导干部包抓联工业企业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引导领导干部主动和企业家交朋友,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密切关注企业“生存之难”,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帮助实现企业“预期之稳”,以高质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6月9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干部包抓联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制度安排上做到了包抓联责任单位与干部全覆盖,实现了包抓联企业全覆盖。
省委、省政府要求,领导干部要坚持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要做到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等“六必访”,无事不扰、有事上门,积极帮助企业打通堵点痛点,做到企业的“忧”和“急”在哪里,包抓联工作就跟进、延伸和拓展到哪里,把工作做到企业最急迫的地方和部位,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
为企业纾困解难,重点在“减、增、降”上下功夫。减税费,全面落实好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主动为企业宣讲到位,及时让企业享受到位,不能老坐在办公室等企业找上门。增信贷,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持续放大政银企保和校院企对接会平台功能。2023年以来,全省共举办各种形式政银企保对接活动480场,为各类中小企业授信金额2420.7亿元,已发放贷款金额926.8亿元,涉及企业6.7万户。降成本,通过积极协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使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
目前,全省16.77万名干部包抓联企业31.24万户,30位省级领导包抓联64户重点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全省平均每名干部包抓联企业2户,基本实现了干部对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的覆盖。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各级包抓联干部累计走访企业22.57万人次,累计收集问题3.73万个,解决问题3.13万个。
无往而不胜,笃行以致远。当前,我省工业经济已经步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变化、迎接新挑战,在变化中创造机遇,在挑战中不断成长,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15日金昌工业经济增速连续23个月居甘肃省第一
- 2024年01月10日一月份甘肃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召开
- 2024年01月03日高台:电数“晴雨表”折射工业经济向好发展
- 2023年12月17日12月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