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高质量发展“电信答卷”
——甘肃电信主营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

在肃南县,电信自研信息化平台助力城市基础管理数字化。

在爱心翼站,营业人员送上热茶,也送上了电信的关怀。

从卫星电话到手机直联卫星业务,电信通信在应急和民用各种场景都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无人机应急通信基站可为极端情况下提供应急通信联络。

春运期间,电信人员在候车室优化网络。

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梅坡村,电信“动中通”卫星应急通信车在安置板房建设点遂行保障。

电信人员挑灯夜战,全力保障积石山地震灾区通信畅通。
杨爱芬 杨君辉
截至2023年年底,甘肃电信主营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跻身百亿企业行列,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坚持做大智慧规模小区、数字校园、数字乡村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持续做强天翼云、千兆宽带、云电脑等一系列业务……
甘肃电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使命,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优机制、激活力,强研发、提能力,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和保障。
收入突破百亿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创新力量,有着什么样的“数字密码”?
首先,甘肃电信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和提升用户体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其次,甘肃电信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此外,甘肃电信还注重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等措施,提升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水平。
紧跟时代潮流、创新业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注重研发创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甘肃电信高质量发展。
5份合作协议 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作为中央企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力量,中国电信集团深知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所承担的重要责任。近年来,中国电信集团聚焦光网城市、智慧甘肃、“互联网+”行动、数字政府、数字甘肃和“东数西算”建设,相继与省委省政府达成5份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甘肃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甘肃电信积极承接落实,以“强党建、强发展、强县域、强研发”助力“四强”行动,以“优服务、优机制、优数转、优生态”落实“三抓三促”行动。通过紧密合作,使得央企与地方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做到了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发展。
2023年,甘肃电信与全省14个市州69个县区签约智慧城市建设,并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出台《甘肃省县域智慧城市白皮书》,提出善政、精治、兴业、惠民目标,融入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七大领域技术,构建县域智慧城市发展框架,以数字化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这一目标,甘肃电信下属各级企业立足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与地方政府展开合作,大胆试、大胆闯、灵活改,推动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标杆性的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其中,依托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小兰帮办”和小兰指挥中心建设经验,兰州电信分公司支撑西固区政法委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实现了信息化闭环管理和线上预警调度,助力兰州市入选全国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临夏和政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临夏电信分公司以旅游为切入点,依托大数据、数字平台等新兴业务,建设汇集城市管理多项应用的数字化平台,助力当地打造“智慧和政”新名片。
与“智慧和政”不同,借助电信力量,舟曲县建成乡村振兴服务平台,构建了“一个工作台、一张图、三个产业、一个治理”(乡村振兴工作台,GIS数据地图,黑土猪、中藏药、文旅产业数字化应用,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业务体系,全县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甘肃电信已在全省建成3300多个智慧小区、4900多个数字乡村,智慧城市的“数字底座”被进一步夯实。
27类自研产品 产业链布局“枝繁叶茂”
在收入突破百亿的背后,科技创新功不可没。依托万维、飞天、乐智、医健四个研发子公司,甘肃电信在全国设立了15个研发分支机构,组建了2026人的研发团队,产业数字化平台自研率达到63%,年新增研发专利40件以上。目前,甘肃电信自研产品达到27类273项,涉及政务、农业、旅游、环保、智慧城市、教育、医疗、商业等行业和领域,服务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
自主研发的“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在2022年瑞士日内瓦举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颁奖典礼上,荣获电子健康领域冠军奖;国务院“互联网+督查”项目被列入《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数字政府”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和江苏等17个省区市;“‘三农’大数据”服务天津等10个省区市;“数字乡村”服务10个省区市、2.8万个行政村;“智慧文旅”服务17个省区市;“区域教育云”服务6个省区市;“医疗影像云”服务23个省区市,接入医院1823家;“智慧文博”服务省级博物馆3家……2023年,甘肃电信科技创新增量贡献在全集团排名第三,自研项目研发上云率在全集团排名第一,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等6款产品成为亿元爆品。
在做大产品规模的同时,甘肃电信还持续做深产品应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以教育信息化产品为例,该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学段、全客户和全场景,为全省90%以上的教育管理部门、98%的学校以及60%以上的学生家庭提供服务。此外,甘肃电信还研发并建成了多个云中心,包括消防安全云、工业安全云、综合应急云中心以及城市安全云中心,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住建水利、气象林草等行业提供服务。
“2+14+X”网络架构 展现信息服务能力
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甘肃电信持续加大投入,积极推动构建安全稳定的新型网络架构,全省的市、县、乡光网宽带覆盖率达到100%。此外,兰州新区大数据中心A楼投产,“东数西算”庆阳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也已投入运营。云计算“一城一池”模式在全省14个市州得到全面推广,建成76个数据中心,基本形成了“2+14+X”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架构。
庆阳算力中心项目是“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庆阳集群的重点建设内容,也是中国电信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重要布局。该项目一期投资主要用于建设8KW和12KW规格的机柜,可满足数据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提供了超过2000架机柜。正在筹划建设的算力中心二期项目还将提供6KW机架2.25万个,将全面推动数据要素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运用。
为了支撑“东数西算”国家枢纽庆阳算力中心顺利运行,中国电信投入大量资源,规划建设了庆阳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4个节点的直连电路,将庆阳出口电路由原来经兰州转接,更改为与4个核心节点直连,大幅降低了电路时延,提高了电路的传输效率。同时,为保证算力中心网络可靠稳定运行,中国电信还规划建设了庆阳至西安、银川至庆阳至西安、庆阳至西安至郑州3条一级干线光缆,对庆阳算力中心从物理上形成了多路由保护,数据安全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七大业务布局 打造全新增长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中国电信围绕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七大领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从天通卫星到量子密话,从云电脑到安全云,从AI大模型到一站式智算服务平台,甘肃电信积极落实集团要求,不遗余力推动新兴业务在全省落地,助力地方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作为新兴业务的重要“成员”,量子密话和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甘肃电信在向大众提供量子安全通话的同时,还提供量子安全办公、量子移动集群通信等解决方案,提供从“即时通讯安全”到“各行业不同办公场景”的多层级、全方位安全保障,并已经在多个场景得到应用,全省量子密话用户已经达到8万户。在积石山县抗震救灾工作中,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被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政府部门作为重要应急保障手段广泛配备和使用。除此之外,甘肃电信在云电脑、“视联网+AI”等领域也已取得领先优势,全省云电脑已经达到31万台、“视联网+AI”达到234万户,位居中国电信集团前列。
在此基础上,甘肃电信还积极布局基础软硬件、云网操作系统等全栈云计算技术及云网融合技术,着力打造“国家云”和普惠算力平台,加速5G定制网、物联网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数据治理、数据要素融通。其中,与16家省属重点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合作与接洽,上线“甘肃省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云平台”,拓展5G融合应用场景,打造了50多个5G定制网示范项目。目前,甘肃电信新兴业务收入增长率达到25%,新兴产品正成为收入拉动新引擎。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新的奋斗里书写。收入突破百亿大关不是终点,而是新目标、新奋斗的起点。甘肃电信将继续创新理念,不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04日【图片新闻】积石山县康吊村安置点 电信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调试网络
- 2023年11月14日女子遭遇电信诈骗 社区民警上门及时阻止她被诈骗
- 2023年09月13日2023年甘肃省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主题活动启动
- 2023年05月18日甘肃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世界电信日主题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