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芦笋尖尖角 致富节节高
吴艳凤 马尚群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片经济。山丹县立足自身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壮大“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芦笋特色产业,让群众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乡村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近日,走进山丹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芦笋育苗棚,一棵棵翠绿娇嫩的芦笋苗向下延伸着根系,充分吸收着肥沃的土壤营养,茁壮成长。
“我们正在给芦笋施肥、浇水、除草,开春以后就可以把芦笋苗移栽到地里。”山丹君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金伟普介绍,今年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培育了30万株芦笋苗,在寒旱区培育了10万株芦笋苗,四月份移植到地里,总种植面积1000多亩。
芦笋营养价值丰富,是国际公认的“蔬菜之王”,在我国及海外市场都深受欢迎。2023年,山丹县农投公司引进优质芦笋种子,自行培育种植,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解决了以往从外地进购幼苗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难题。公司农业技术员刘鹏介绍,因偏旱土壤和早晚温差大等特殊自然气候环境,培育出的芦笋根系更加发达,茎体品相和口感也更佳。目前,该公司在清泉、位奇、陈户等地水肥条件优越的地方种植芦笋1000亩,与外地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积极拓展销路。据统计,芦笋亩均产量约1吨,亩收益在8000元以上。“我们从山东引进芦笋种子,自己育种苗。芦笋的经济效益、营养价值高,一年种植,多年采收,可连续采收15年,一年可收两茬,亩产在2500斤左右。”刘鹏说。
山丹县按照“因地制宜、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的思路,以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百亩芦笋基地为核心,在位奇镇十里堡村打造芦笋庄园,示范带动清泉、位奇、陈户等乡镇建设芦笋基地3000亩,为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基础。2023年,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4万亩,实现年产量约19.92万吨,全产业产值约6.59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1月25日临泽:“南果北种”探富路
- 2024年01月25日铸就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2023年张掖市招商引资工作综述
- 2024年01月25日民乐:品牌引擎拉动县域经济“加速跑”
- 2024年01月23日【“引商·营商·赢商”陇原在行动】以营商环境之“优” 支撑经济发展之“稳”——张掖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