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晓君 金奉乾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魏娟 景永鹏 王宇晨
古浪县有个幸福新村,幸福新村的幸福写在大地上,写在村东头的大棚里,也写在村民张文良的脸上。
39岁的张文良看起来很年轻,白白净净的脸上很舒展,说着说着就笑了。一个人负责着20座温室大棚,种完羊肚菌种蔬菜,一年倒几茬,农忙的时候请人帮忙,平时一个人管护,她却显得云淡风轻。
面对镜头,文良笑得很灿烂。
“这一茬羊肚菌马上就可以采摘,现在价格好得很。”据她介绍,最近新鲜的羊肚菌每公斤可以卖到340元,晒干的每公斤超过1000元。这年,过得满足又踏实——怪不得文良这么爱笑。
文良先前并不这么爱笑。她是内蒙古通辽人,10多年前嫁到了古浪。起初,她和丈夫在外务工,后来回到古浪,丈夫在附近打工,她负责操持家务。由于原来住在山上,自然条件差,地,不好种;钱,不好挣,发愁的日子多。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古丰乡大洼沟村进行整体搬迁,文良家也搬进了幸福新村。
稳得住,还要过得好。当地农民除了种粮,还积极发展日光温室种蔬菜。2021年,村里引进羊肚菌种植技术,并腾出了5座大棚进行试种。为补贴家用,张文良主动请缨照看大棚,“在家门口既能学一门新技术,又能每月领4000多元的工资,划算呢!”
羊肚菌是食药兼用菌,香味独特、营养丰富,素有“素中之王”的美称。人工培育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但种植不易,对土壤、温度、湿度、技术都有较高要求。
大棚里,羊肚菌长势喜人。
聪明的文良在几个月的实战中“嗅”到了机遇。2022年1月,她承包了几座日光温室种植羊肚菌。几个月后,就有了几万元的收入。文良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如今,文良承包了20座大棚,秋冬种植羊肚菌,其余时间种蔬菜,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但文良懂技术、会管理,忙碌却不忙乱。
“日子过好了,特别感激党哩!”文良这么说,“为扶持羊肚菌产业发展,种一茬,每座大棚补贴6000元。”在技术方面,还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合作,对方派专家在当地开展沙漠羊肚菌新品种的研发、适应性栽培和种植技术研究,不断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农闲时,文良常去找专家聊一聊,把最新技术学到手。
在文良等人的带动下,村里有30多户开始发展羊肚菌产业,文良送技术上门,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张老师”。
临近收获,张文良每天都会去大棚里悉心照看自己种的羊肚菌。
2023年9月,文良开启直播带货,镜头里的文良有了粉丝,她种的羊肚菌也多了销路。
不久前,家里买了车,夫妻俩还计划去城里买房。说起这些,文良咯咯咯地又笑起来,很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2月01日【新春走基层 走高速·看变化】梁峁沟壑起“苍龙”
- 2024年02月01日【新春走基层 新年新事】探索陇南电商发展新模式——陇南电商产业服务发展中心见闻
- 2024年02月01日【新春走基层】网信新农人助力灵台好物“出山”
- 2024年02月01日【新春走基层】年味渐浓 环县羊肉销售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