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新春走基层】环县: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致富路

 2024/02/06/ 15:27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冯宝强 通讯员 郭海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 通讯员 郭海霞

  在环县山城乡山城堡村干净整洁的村道漫步,整洁的柏油路延伸到全村各家各户,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整洁的文化广场上,村民们或游戏娱乐,或闲聊喝茶……细数这几年的新变化,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几年,人居环境变美了,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山城堡村委会主任刘兴仕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环县按照“整合资源、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聚焦党建引领、强化示范带动,夯实产业基础、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村村有扶持项目,有稳定收入。

  助农增收暖人心

  立春刚过,虽然室外积雪很厚,但山城乡山城堡村张海荣家里,却是暖意融融,一家人正围炉煮茶,一暖炕,一家人,一炉火,一幅美好和谐幸福的画面。“我们种的荞麦全交给加工厂了,去年卖了2万元左右,今年卖了1.2万元。加工厂收购价格比市场价能高2毛钱,年底还给我们每斤分红两毛钱,这样比市场价要高4毛钱左右。”张海荣说。

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包装车间工作现场。

  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帮扶的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就是以收购荞麦为主,该厂荞麦原粮年加工能力3600吨,自2022年9月份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收购原粮453吨,实现销售收入532万元,企业实现盈利108.5万元。有效带动了村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家门口交粮的便利,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助农增收,村企先行。山城乡立足优势发展杂粮产业、补充肉羊产业的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积极尝试,探索村集体经济自主发展,实现自营收入的有效模式,不断提振群众种植增收信心。

  “家门口”就业双增收

  寒意浓重,但在洪德镇河连湾村就业工厂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弥漫着中草药香味的车间里,二十多名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对甘草进行分拣、晾晒。

  “厂子成立后,我就在这里干活了,每月至少收入800元。”68岁的村民邓海昇说起就业工厂的好处,赞不绝口。不但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也可兼顾家里老小。

就业加工厂内拣好的甘草。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洪德镇河连湾村多方筹措资金422万元建成河连湾乡村就业工厂,通过“计件制、日结算”用工方式,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动力到厂务工,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工厂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务工人员年收入1.2万元,既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又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自2020年运营至今,村集体获得收益48万元。

  党组织引领村集体经济“加速跑”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作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工程”,环县形成了组织牵头,农业农村、财政、畜牧、乡村振兴、审计等部门合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通过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包联集体经济薄弱村机制,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包抓1至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季度开展1次专项调研,分析研判发展形势,集中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建立完善帮扶单位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所在村捆绑责任制,引导帮扶单位加大对帮扶村资源、资金、项目的倾斜,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对排名靠前的表彰激励、排名靠后的约谈提醒。

村民在就业工厂里拣甘草。

  同时,在大力推广曲子镇西沟、虎洞镇张家湾村村社合一、村企联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探索推行“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产业带动、实体创收、劳务服务、抱团发展、股份参与、文旅融合”8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4794.93万元,村均收入19.1万元,同比增长27.7%。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