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庭院经济成为增收新招牌

 2024/02/20/ 15:36 来源:陇东报 记者陆洋

西华池镇唐旗村庭院经济成为增收新招牌

  每日甘肃网2月20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陆洋)发展庭院经济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盘活乡村产业,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增强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产业+庭院+农旅”的增收之路。

  日前,在唐旗村村民张凤桐的豆腐坊里,提前浸泡好的黄豆,经磨浆、煮浆、点浆、上板、压制成型,香气四溢的碱水豆腐就新鲜出炉了。“我做豆腐已有十几年,以前卖豆腐要到县城的集市上去,比较辛苦。如今,通过村上的宣传,很多顾客都会来我家里品尝和购买豆腐。有村上干部的帮忙宣传,我的豆腐不愁没有销路。”张凤桐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镇、村两级干部积极鼓励引导群众把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作坊等产业增收项目作为提升家庭经营性收入的重要举措,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户制宜、因户发展,充分挖掘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的小产业优势,镇、村干部变身“推销员”,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帮助群众推广销售。

  年近七旬的孟兆选是唐旗村的养殖户,通过村干部的宣传,他家养的肉鸡销路更广了,他和妻子还制作手工馒头、鸡血面、豆芽菜等进行销售,有了不错的收入。

  “我们通过日常走访入户发掘农户的传统手艺,鼓励他们发展壮大。同时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售出的农产品绿色健康。”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第一书记王凤说。

  为了使唐旗村村民的这些传统手艺、农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唐旗村还申请注册了“唐Q大队”品牌商标,让传统手艺紧抓消费升级带来的商机,走出大山、走向市场。目前,全村发展庭院小作坊26家,包含豆腐、鸡血面、石磨面粉等21个品种,乡间传统手艺、农产品正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焕发勃勃生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