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正月十五闹元宵

 2024/02/22/ 22: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谢春梅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谢春梅

  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平诸昌之乱,每逢此夜,必出游玩,与民同乐,于是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隋、唐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曰:“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万人。”

  元宵作为正月十五的传统美食,由来已久。元宵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称其为“元宝”。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做法可汤煮、油炸、蒸食,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在我的家乡定西,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正月十五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节,又称元夜、灯节、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儿时记忆中的正月十五,比农历的春节还要热闹许多。村庄里和田野中,总被白茫茫的积雪覆盖,三沟两岔热闹的村庄里,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和鸡鸣犬吠声……这一天,我们会比往常起得早,屋外还是寒风刺骨,父亲已经将各个屋里的火炉生好,母亲在锅台上忙碌,我们兄妹四人则在暖融融的热炕上嬉笑打闹,等待着母亲为我们烹制出可口的年菜。

  当锅盖掀开的一刹那,热气与饭菜的香气就弥漫了整个屋子。孩子们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就迅速赶到社火集中汇演的地方,“抢占”一个最佳的观看位置,一时间,平时寂静的山村里,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把整个场地围得水泄不通,那场面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正月十五的头三四天,村里热心的长辈们就开始张罗,在村里最宽敞的地方搭上一架高大的秋千。秋千用两个石磅当底座,两面旗子,一串响铃,将一架秋千装饰得格外威风。

  正月十五这天,十里八村的社火队都要集中到秋千场地一起参加演出。定西的社火,以雄浑大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著称。化装好的社火队伍,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一大群社火“粉丝”前呼后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舞龙的,耍狮子的,打太平鼓的,一拨接着一拨,踩高跷的、划旱船的,都能引来无数赞许的目光,还有那些扮演大头娃娃、狮娃子的,是小朋友们羡慕的对象。随着“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往日寂静的村子也跟着沸腾了。

  社火的自古传承,可以追溯到汉朝,据历史记载,它是汉代民间的神本乐活动,其中的活动主要是一些戏剧和歌舞,也有比武、抛硬币等多种活动。

  正月十五民间还有猜灯谜活动。“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猜灯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定西民间还有新婚妇女避灯之说,凡成婚的年轻女性,正月十五这天要去娘家避灯,正月十六方可回婆家。正月十五当夜,家家户户门前要点燃一堆柴火,大人小孩在柴堆上争相跳跃,以驱灾避邪,保一年四季平安。

  在老辈人眼里,正月十六是一个大吉的日子,在传统文化中,六是非常吉利的数字,所以在民间,正月十六也有很多习俗,正如老人所言“正月十六游百病”。据传,此俗源于明代。清人甘熙也在《白下琐言》中写道:“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按现代解释:春节饱食美味佳肴后,登高望远,漫步散心,确能帮助消化,去病免疫,所以才“爬城头走百病”。

  宋代诗人苏辙的《正月十六》写道:“上元已过预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走“百病”、跑“百病”,是倡导你走出家门,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走一走、跑一跑,有利于消灾祛病,寓意一整年都平安顺吉,身体健康。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如果能下一场雪,则含“瑞雪兆丰年”之意。在定西也有在正月十五临近掌灯时分,若天气晴朗、树静无风,则当年的胡麻一定丰收之说。所以元宵节这天,农人们都盼着遇上一场大雪,来年种的庄稼由于土壤湿度好,出苗齐,定是一个丰收年!春节过后,繁忙的“春播”农活便拉开了序幕,万物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一个新的轮回已正式开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