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向新 打造工业强省产业兴省“升级版”
赵军
工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富民兴陇最为关键的产业支撑。我们要牢牢扭住强工业目标不动摇,加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大提速,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聚政策机遇之势,理念向新强工业。准确高效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用好用活窗口机遇期,积极主动做好争取工作,持之以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强工业行动。
抢抓战略性重大机遇。我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一五”“三线”时期布局的战略腹地,应深层次研究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内涵要略,找准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的坐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划储备和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要物资储备基地和重大基础设施,有效提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资源安全、产业安全能力。
打造高能级创新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强科技与强工业行动协同发力,争取新组建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场景,建设重点产业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基础支撑。
创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产业向集群布局,企业向集群落地,依托我省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攻坚行动,争创石化化工、冶金有色、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聚产业发展之势,方位向新强工业。锚定未来所向、动能之新,以战略性思维和颠覆性技术引领产业迭代升级,打造强工业新的增长点。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坚持战略眼光审视未来、谋划未来,深化前瞻性研究和系统性谋划,找准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具体方向。围绕氢能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等重点领域,下大力气引进领军企业和研发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标志性产品,开拓典型化场景,建设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
壮大新兴产业新动能。坚持将强工业准心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深化培育攻坚,扩规模提能级。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风光电基地,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提升镍、钴、铜、铝新材料行业引领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推动生物制药规模化、现代中药品牌化、医疗器械高端化发展。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增特”,实施兰州石化年产120万吨乙烯改造、庆阳轻烃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以调产业结构促产品升级。加快冶金、有色产业向高端延伸,提升优质钢材、镍钴锰和精品铜铝产品附加值。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发展,促进电工电气、石化通用、数控机床、农机装备等产品提档升级,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
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坚持以制造业牵引服务业,以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发展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服务型制造等模式业态,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挥专业优势,建设科技研发、产业孵化、专业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链主企业搭建“硬件+软件”“平台+服务”集成系统,发展服务型制造和数字化贸易新模式。
聚企业主体之势,动力向新强工业。企业强则工业强,企业兴则工业兴。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结合,把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数量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招数。
做强龙头骨干企业。坚持把“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作为强工业有力抓手,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更多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和项目,实现引入“三个500强”企业新突破。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鼓干劲增信心。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探索创新“链长+链主+链创”融合模式,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控制力和创新引领力的一流企业。
做优专精特新企业。实行梯度培育、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精准孵化指导,加力成长扶持,打造一批主营业务精、竞争能力强、成长前景好、创新动能优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五转工程”,促进工业企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做深企业融通发展。引导大中小企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打造产业集群,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渠道等方面配套协作,提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水平。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积极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支持和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聚要素集成之势,机制向新强工业。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探索建立与强工业行动相适应的资源要素保障新机制。
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注重国家和省上规划政策一体化衔接、一致性实施,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企业顺应鼓励类产业发展方向,提高产能技术先进性水平。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财税、金融、投资、环保、科技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确保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积极稳健的政策体系助力强工业行动迈出新步伐。
深化资源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新建项目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建立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改革和信用承诺制改革,优先保障强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突出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育中的主体地位,优化完善高技能产业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制度体系,有效解决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人才急缺问题。
优化服务企业机制。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工业经济调度等工作机制,主动送政策进企业,送服务进项目。搭建金融惠企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政银企保对接活动。建立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机制,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以最优服务和最实举措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省政府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处副处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2月02日【理论】奋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24年02月02日【理论】加快农业强省建设
- 2024年01月30日【理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1月30日【理论】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