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金昌金川区:小“砝码”守护民生

 2024/03/12/ 09:09 来源:金昌日报 记者 焦旭玉 见习记者 郭晨阳

金川区:小“砝码”守护民生

  记者 焦旭玉 见习记者 郭晨阳

  3月4日早晨9点,在市区长泰市场,各摊位前摆满了蔬菜、水果、坚果、肉、食用油等农副食品,市民们穿梭于热闹的早市,精心挑选着各类食品,有烟火气的菜市场满足了广大市民菜篮子的需求。

  趁着这个时机,金川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迅速在市场门口拉起“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横幅,并向来往市民解释活动内容。他们将用检定合格的电子秤对市民的手机进行称重,并加贴重量标签,这样大家手中的手机秒变“砝码”,就可以在之后的消费中,用加贴重量标签的手机直接放在电子秤上当场测试,判断是否遭遇了缺斤少两的“黑心秤”。

  出于好奇,也是对执法人员的信任,市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手机,交给执法人员称重并贴上标签,前来买菜的市民岳伟明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个活动挺好。我们老百姓买菜碰上缺斤短两的情况可以用自己的‘砝码’验证,把手机放到秤上一称,如果大于手机的重量,就说明这个秤缺斤短两。”岳伟明高兴地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跟着他进入市场,他在一个摊位上买了一些土豆,然后在商家的电子秤上放上手机,“0.205千克,手机刚刚在执法人员那里称出来是0.22千克,这个秤没有问题!”

  可是0.205千克不等于0.22千克,为何还说这个秤没问题呢?带着疑问,记者请教了执法人员,他们告诉记者金川区市场监管局的“标准秤”数据更精准,和市场上秤的数据有轻微误差是正常的,但如果误差超过10克以上就说明有问题。当然,如果市场上秤出来的数据比手机实际重量大,说明这个秤被动了手脚。

  “为进一步规范民生计量领域市场经营秩序,坚决遏制‘缺斤短两’计量违法行为,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我们广泛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宣传活动。让手机变成‘砝码’,用小‘砝码’守护民生。”执法人员韩家彬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