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陇南:筑牢“三道防线” 打造“智慧交管”

 2024/03/18/ 15:54 来源:陇南日报 记者 罗艳 通讯员 文国亮

陇南:筑牢“三道防线” 打造“智慧交管”

  陇南日报记者 罗艳 通讯员 文国亮

  “用了一天的时间,好几项交通业务就办好了,现在真的太方便了,悬在我心里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成俊平高兴地对记者说。

  成俊平是文县临江镇大成家村村民。前几日,他接到陇南公安交警电话,称其驾车在高速行驶时,交管部门后台预警显示他驾驶证逾期未换,且驾驶的车辆也逾期未检验。

  “高速上不是只能抓拍超速吗,怎么连我驾驶证和车的问题都能掌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成俊平先来到高速公路六大队,到办案区后,民警让他看了近期他驾车高清卡口识别图片及触发预警和后台对比信息,显示他的驾驶证已经逾期半年之久。

  同时,办案民警也了解了他没有申请换证的原因:前些年,他用来拉客的农村客运面包车因水灾遗失,报废手续一直没能办下来,导致他不能办理其他车驾管业务。对此,民警为他提供了解决方法。

  成俊平欣然接受了处罚,并在当天下午返回家中,在村委会办了证明,然后到临江派出所办理了机动车灭失证明,最后到车管所提交了所有相关材料,车管所立即受理了此项业务,经过核查,证明了成俊平原先车辆的确灭失并立即对该车进行了报废业务办理,同时成俊平也在交管12123APP提交了驾驶证期满换证申请,一天的时间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陇南,地处甘川陕三省的交界处,是甘肃的南大门,境内高山河谷与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山高路险、坡陡弯急、临水临崖是陇南道路交通的现状。

  全市共有公路2658条,通车总里程达1.9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644.8公里,国道5条1099.7公路,省县乡道1.78万公路,全市现有驾驶人59万人,机动车55.3万辆,作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南公安交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艰巨任务,陇南公安交警结合地区山大沟深的实际现状,坚持“科学规划、设置合理、功能完备、可靠实用”的原则——全力推动全市道路交通“三道防线一张网”管理闭环新模式。

  家住武都区的王军(化名)2022年因在外省醉酒驾驶,驾驶证被吊销,过年节假日期间在家,觉得路面执勤交警少,便在驾驶证还在吊销期间仍然驾车上路,殊不知这一危险驾驶行为早已触发“三道防线”卡口预警。

  “三道防线”是以道路前端感知设备为基础,后台数据研判支撑、指挥调度、科学布防为主体,秉承“一点发现、全程支撑、多点拦截、全警应用”理念,深度融合车驾管数据,实现了全市公路网闭环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陇南公安交管部门共分析研判“三道防线”预警数据85395条,其中失驾、无证、准驾不符等重点违法行为1795起,极大地消除了因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为全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实用性、智能性、便民性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的初衷。自“三道防线”建成应用以来,实现了“逢车必查”向“精准查缉”的转变,只对触发预警车辆进行精准拦截检查,减少了对正常通行车辆的干扰,有效弥补了传统海量盲查“隐性”违法发现难的不足。

  “下一步,陇南公安交警将进一步提升大数据引领下的警务体制机制变革,顺应信息化潮流趋势,助推公安交管工作的转型升级,深入推动未来交通管理的‘可智’警务模式的发展和变革。”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刘劭说。

  如今,足不出户办理车驾管业务、信号灯自动优化配时、精准快速处置警情、全链条智能监管车驾管业务办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利用大数据,依托“智慧车管”“智慧指挥”“智慧监管”系统,打造“智慧交管”便民利民新生态,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让服务更贴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