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浆水解锁“新功能”
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利用浆水研发出的相关产品
记者3月25日获悉,浆水益生菌又有新发现。继确定1、2号菌株降解重金属残留,3号菌株降尿酸后,兰大微生物课题组最近又解锁4号菌株——GR-4。4号菌株可以降解共轭胆汁酸浓度,有效缓解肠炎。浆水益生菌的这一发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浆水益生菌的应用前景被进一步拓宽。
将“环境修复”的思路
应用到人体健康中
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环境中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近年来研究主要聚焦于西北特色小吃浆水益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创造性地将“环境修复”的思路应用到人体健康中,GR-4菌株的发现也是如此。
课题组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胆汁酸代谢的异常调节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用“环境修复”的思路,课题组历时四个月从浆水中筛选出可以在胆汁酸下存活的菌株GR-4用于调节共轭胆汁酸浓度,以此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用于动物模型小鼠实验就此展开。
“胆汁酸在肠道里积累以后就会破坏肠道平衡,导致产生肠炎。浆水益生菌GR-4可以将共轭胆汁酸解共轭,从而保护肠道菌群的健康,且可以促进胆汁的吸收。”李祥锴教授告诉记者,该研究以“浆水”为源,分离出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的益生菌菌株。通过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实验,揭示浆水益生菌缓解了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药物”为溃疡性
结肠炎治疗提供新方向
益生菌长期被认为是膳食补充剂而不是药品,这限制了益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程。针对这一点,近期,李祥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等地的科研团队发表综述论文,首次提出“益生菌药物”这一全新学术概念。
谈及浆水益生菌与传统化学药物之间的不同时,李祥锴表示,传统的化学药物我们可以称之为“做加法”,就是药物带来有益地功效,有益的调节免疫力或者身体功能来减少胆汁酸,从而保护肠道,这个我们叫“做加法”。但是做加法有个问题,就是有一些物质像共轭胆汁酸,它很难被改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减法”,就是通过GR-4去把共轭胆汁酸变成一个可以降解的胆酸,我们叫做“做减法”。化学药物很难达到我们“做减法”的概念,GR-4浆水益生菌刚好有这个功效,可以跟化学药物进行一个很好的互补。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肠道微生物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作用的窗口,有望为微生物治疗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进展。”李祥锴表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3年12月06日甘肃浆水酸菜、浆水面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公布 明年1月1日实施
- 2023年10月11日甘肃省预包装浆水酸菜将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啦
- 2022年06月10日兰大专家研发的浆水啤酒有望年内上市 可降嘌呤和尿酸 痛风人群可饮用
- 2021年12月02日浆水酸奶正式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