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亩旱地变良田
——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通水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通讯员 冯学廷 张立超
“各小组检查一切就绪,设备正常,操作班准备启动1号机组。”
“1号机组合闸成功。”
在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七泵站,技术人员对泵站机组设备进行最后反复细致的检查、校验,1号机组合闸后,其他机组也相继成功合闸。
随后,黄河水缓缓地从管道流出,注入74万立方米的调蓄水池。
“水来了,水来了。”白银市平川区黄峤镇玉湾村村民刘发看到期盼已久的黄河水激动得热泪盈眶。
3月22日,随着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七泵站的启动,黄河水成功提级至平川区黄峤镇西格拉滩蓄水池内。从此,沿线群众将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的正式通水,为今春农业生产送来了一场“及时雨”,即将开播种植的玉米等农作物将迎来黄河水的灌溉与滋润,为这片土地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村的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建成,农业管道设施全部都已配套齐全,村民们盼着这一天。有了水,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平川区黄峤镇玉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国才说。
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共设7座泵站提水,总扬程630米,设计提水流量每秒3立方米,下设2条分干渠和1座74万立方米的非农业调蓄水池,主要控制平川区宝积、共和、黄峤及靖远县高湾等乡镇部分灌溉面积,并承担这些乡镇的人畜饮水供水任务。南干渠通水后,将发展新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井灌区4.52万亩,受益人口6.8万人。
“供水后,我们将加强管理运营,强化数字赋能,实现工程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全过程的监测、控制、计量,有效发挥工程综合效益,促进受益区群众增收、生态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南干渠现场办公室技术负责人张明鑫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3年07月04日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通水
- 2022年09月14日【图片新闻】古浪县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建立人力资源市场 不断拓展群众就业渠道
- 2022年09月08日昔闻黄河水 今润移民区——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调蓄水池建设项目小记
- 2022年09月06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民生项目集中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