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白饼、糖锅盔、玫瑰酥饼……这对“80后”夫妻用心做好兰州馍

 2024/03/27/ 08:44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华晓婧 苏晓 实习生 刘玉霞 陈静

白饼、糖锅盔、玫瑰酥饼……

这对“80后”夫妻用心做好兰州馍

  在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张宝珊和马丽英夫妇在这里经营着一家老店尤素福糖油锅盔。15年来,夫妻俩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和面粉不停打交道的过程中,把大饼、油锅盔、糖锅盔、玫瑰酥饼、焪锅子,这一个个手工面食做成了远近闻名的精品。因为对食品卫生及店面安全的注重,兰州市食药监局对店铺的食品安全状况给予“好”的检查结果,这在附近的商铺中是很少见的。

  顾客遍天下

  “微信收款到账1.5元。”“微信收款到账3元。”每天,张宝珊和马丽英经营的店铺,基本上收到的都是这样的到账提醒。

  妻子马丽英回忆说,四五十年前,她的爷爷们住在畅家巷,自己两岁的时候就目睹了长辈们起早贪黑,一直在做馍馍。张宝珊说,踏入这一行,源于爱人马丽英。2004年,两人都是24岁,结婚以后,张宝珊跟着岳父学习,4年后,夫妻二人便开了这家尤素福糖锅盔店。

  每天清晨5点,夫妻二人便起床,快7点时,夫妻二人便到店开始做各项准备工作。“2023年夏季,兰州火了一把,外地人来得比较多,也爱买我们的饼子。”张宝珊说。

  “2023年兰州的旅游业非常火爆,我们的收益也有小幅上升,大家最喜欢购买糖锅盔和油锅盔。”张宝珊介绍,在众多的产品中,最受欢迎的便是带夹心的糖锅盔。每到过节的时候,市民会多买一些放在家里。一些家在本地的人偶尔出差,也喜欢多买一些往外地带。除此之外,畅家巷社区也会帮助推荐辖区的这些美食,也有源源不断的新面孔慕名而来。

  这两样食品何以受欢迎?张宝珊道出了“秘密”。糖锅盔里加的是红色花生米、永登苦水玫瑰、云南白糖,还有芝麻,所有材料腌制完后做成馅,便有了独特的风味儿。而做糖锅盔并不简单,从市场采购的红色花生米需要现场烤制后磨成小颗粒甚至粉末状,至少经过10道的工序才可以制成馅料。

  张宝珊的微信朋友有758人,除了亲戚朋友、孩子的老师四五十人外,其余都是来买饼的顾客,甚至不少外地游客。兰州本地人外出工作,想念家乡的味道,想这一口饼子味儿就会联系我,直接发快递给他们寄过去。“有人想尝这个家乡味儿,我就会想办法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张宝珊说。

  产品多了、牌子火了

  谈话间,妻子马丽英正在一旁赶制玫瑰酥饼。当初开门营业时,这个品种并没有。好在二人不断学习,跟着时代的步伐,慢慢摸索研究,推出了这个产品。三年以来,玫瑰酥饼不太甜又酥软可口,口碑不错,每天的销量也很好。

  别看小小的饼子不起眼,但是也有顾客愿意买来送礼。“你们要是有包装盒就好了,我们送礼也方便些,塑料袋总感觉不太合适。”有了顾客的建议,夫妇二人也开始思考。做包装盒需要成本,如果和客户收钱,可能对方不高兴;如果降价销售,利润就会减少,最终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最终,二人还是决定做包装盒!第一批做了5000个,一个成本在4块钱,两个中秋节就用完了。“买得少,我就收个成本钱,买得多我不收钱。”张宝珊慢慢发现,这样的包装盒相当于是打出了品牌,别人提着它就是行走的广告,宣传推广效果不言而喻。

  第一时间响应煤改气

  尝过现烤白饼的人都知道,刚出炉的白饼外皮酥脆、内里绵软,伴随着面粉的香气,整个街巷都飘散着这股诱人的香味。一袋面粉50斤,能做200个饼子,每天早上8点开始做,10点饼子全部烤完,每天下午四五点就卖完了。

  商户进行煤改电的时候,张宝珊第一时间积极响应,把房子全部砸掉后装修,成了辖区内第一家进行煤改电的商户。兰州的老市民都知道,以前的大饼都是放在鏊子上烤,有人不习惯,说电烤出来的饼子总觉得味道不好。张宝珊对顾客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维护生态环境作为先决条件,慢慢地,大家也接受了电烤出来的饼味。“因为掌握了技巧,两种方式做出来的饼子,味道没有差别。”张宝珊说。

  生意虽小,也要用良心去做

  张宝珊和马丽英坚持了十几年不改行,又在业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是怎么做到的?张宝珊坚定地说,顾客能认你,一是要做到良心经营,二是要有合格的产品、良好的卫生、过硬的人品,缺一不可。虽然生意小,但坚持用实力说话,口碑自然不会差。

  因为夫妻俩非常注重食品安全以及临街店面安全,畅家巷社区的工作人员在煤改气之前,专门拍摄记录了一张他做烤饼时的画面将照片洗出来展示在社区的公示墙上,希望辖区的商户都能向他学习,将安全牢记在心。

  “虽然只是烤大饼,但对于我们来说,工作就要做到精益求精。”2024年,夫妻二人有一个心愿,把饼店就地扩大些,让生意再好一些,日子过好一些,争取给儿子买一套房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华晓婧 首席记者 苏晓 实习生 刘玉霞 陈静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