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剩菜盲盒”是捡漏还是踩雷?

 2024/03/28/ 08:32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许沛洁

“剩菜盲盒”是捡漏还是踩雷?

  在盲盒经济盛行的当下,“剩菜”也能变盲盒。“剩菜盲盒”并非真正售卖剩菜,而是指商家将当天未售完的食品打包成盲盒,再进行打折售卖,并且只能由消费者在下单后于规定的时间到店取走,不可配送。近期,兰州也出现了“剩菜盲盒”,这种神秘有趣又极具性价比的销售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剩菜盲盒”究竟是捡漏还是踩雷?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

  “剩菜盲盒”俘获年轻人的心

  有调查显示,“剩菜盲盒”的“玩法”在2015年起源于国外,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记者连日来走访兰州多个商圈发现,虽然目前兰州有一些餐饮商家推出了盲盒类商品,但符合“剩菜盲盒”概念的商品并不多。

  近日,记者通过某平台下单了兰州某商家直播时推出的一款盲盒商品——“捡漏披萨”。这款商品售价为每份13.9元,领取时间为20:30—21:00。3月19日20:51,记者到店扫码,排号11号。

  “店里准备好的食材仅限当天使用,如果销售不完就会被处理。”该店一名员工说,推出这款商品主要是为了减少浪费。“‘捡漏披萨’的馅料都是根据门店当日库存的物料决定,消费者无法指定尺寸和馅料,简单说盲盒里装的披萨每天都不太相同。”

  该员工告诉记者:“购买这款商品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今天人不算多,这款商品刚推出时,半个小时里能取走三十多份。”

  有人觉得惊喜 有人吐槽不值得

  消费者对于“剩菜盲盒”有什么看法呢?记者体验当日,排在7号等餐的一名女士说:“购买‘剩菜盲盒’首先看中了它便宜,其次是拆盲盒的感觉充满神秘感和惊喜感,希望今天拆到的都是我喜欢吃的。”打工人张茜是第二次购买这款商品了,她说:“两次得到的盲盒还真的不一样,它的乐趣在于你也不知道会买到什么,于是,吃什么的烦恼变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还有消费者表示:相比传统的商家买赠活动,“剩菜盲盒”带来的不只是惊喜和实惠,还有不浪费食物的内心满足感,他们将这种形式看作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尝试。

  虽然在现场收获一片好评,但记者发现这款商品在某平台的评论区里,有购买过的网友表示食物口感一般,甚至吐槽踩雷严重。网友“公主宝宝”晒图配文:“这薄厚程度自己感受吧,我一个女生吃一个根本吃不饱。”网友猩猩评论:“虽然对捡漏没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这么难吃。”消费者的差评集中在到底“值不值”上。同时,市民许先生认为:“‘剩菜盲盒’会让消费者丧失选择权,被剩下的食物往往不是热销款,不一定合自己的口味,万一拆出的食物自己不喜欢吃,还是会被浪费。”

  “剩菜盲盒”还需安全拆开

  “从环保、节约的角度来看,‘剩菜盲盒’有它值得肯定的地方,然而,‘剩菜盲盒’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我们关注。”三级公共营养师王璐芸表示,首先是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剩菜盲盒”中的食品是剩余的,如果商家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就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到口感不佳或变质的食品,甚至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其次,盲盒食品通常不会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使消费者难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也无法了解如何正确保存食品。这可能导致消费者误食过期食品,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最后,“剩菜盲盒”中的食品种类和口味可能存在重复和单调的问题。如果商家每次提供的盲盒内容都相同,消费者可能会感到厌倦和失望,从而失去购买的兴趣。

  王璐芸建议,“剩菜盲盒”的规范与监管要跟上,避免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商家也应建立严格的食品管理制度,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