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在基层】
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
让村民掌握政策享受政策获得实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通讯员 白勇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传达好全国两会精神,让人民群众准确地掌握政策、享受政策,获得实惠。”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忙着深入乡村、社区、机关单位等开展宣讲,第一时间用朴实的语言将全国两会声音传递给家乡群众。
“今年全国两会热议的‘新质生产力’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落在我们基层‘三农’工作上,主要体现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马银萍说。在临泾镇席沟圈村覆膜现场,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聆听马银萍的参会感受。近一个小时的宣讲中,马银萍讲得认真,大家听得专注,她还围绕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惠民政策与村民进行互动交流。
“听了马银萍代表的宣讲后,我深受鼓舞。特别是她讲到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扶持,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未来我将继续全力做好村委会的工作,把席沟圈村建设得更加美好。”临泾镇席沟圈村村委会副主任段波说。
今年,席沟圈村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抢抓机遇,提前谋划,为群众统筹地膜种子等生产物资,保障春耕春播生产。“村里计划种植4000多亩玉米,其中试种新品种玉米1000多亩,打造示范点一处。”马银萍说,席沟圈村将加大对种植新品种玉米的宣传推广,尝试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减少人工耗费,提高群众收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一有时间,就走进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正在干农活的村民沟通交流,倾听百姓的声音,推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和帮助打通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她以“小故事”讲“大道理”,将“文件话”转为“家常话”,从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到机关、事业单位,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解“三农”工作、产业振兴、惠民政策等,谈体会、话落实的过程中把全国两会精神传递到乡村基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3月19日【代表委员在基层】全国政协委员岳建武——奋力谱写甘肃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2024年03月19日【代表委员在基层】全国人大代表陈灿——让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更可持续
- 2023年03月29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让群众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 2023年02月13日【迎两会 看履职】马银萍代表: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