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皮雕讲述的文化故事
——记定西市市级皮雕技艺非遗传承人高重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曹艳
一张皮革,方寸之间,却能让人领略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2000多年前的战国秦长城文化的魅力。
在定西市临洮县,有位远近闻名的市级皮雕非遗传承人。
他叫高重民,今年53岁,怀着一腔热爱,坚守30余载,致力于让皮雕技艺成为展现甘肃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腿上夹着制作牛皮卡包的工具,手持针线,专心致志地对卡包进行缝合……在高重民的皮雕工作室,他正在制作手工卡包。
“皮雕虽然小众,技艺却丝毫不能马虎,每个部分都非常复杂。特别是雕刻,刀刀见功力、锤锤显技艺,木柄锤敲打着印花工具,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作品失败,所以在做皮雕时丝毫不能分心。”谈起皮雕,高重民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20多年前,有着绘画功底的他开始接触皮雕。
“制作皮雕的过程枯燥而复杂。简单的一个卡包,要经过设计、打版、改版、选料、雕刻、敲边、塑型、染色、缝线等十多道工序。”一如既往的坚持,让高重民的皮雕技艺日益传神。
随着技艺的提升,高重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在方寸之间找到艺术与生活的契合点,让皮雕工艺成为展现甘肃文化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临洮县历史底蕴深厚,马家窑文化、战国秦长城西起首、老子飞升地、貂蝉故里是当地的四张“文化名片”。“我要尽我所能地让更多人了解甘肃、认识临洮。”高重民暗下决心。
找准方向后,他大量查找文献资料,多次绘画、反复调整,要让皮雕技艺焕发新生。他把马家窑文化、秦长城文化融进了皮雕技艺中,用细腻的手法、立体的纹理,让文化元素在皮革上绽放光彩,形成独具特色的皮雕作品。
以马家窑文化为主题,制作手提包、卡包、挂件、摆件等皮制产品;以秦长城西起首为主题,制作“秦小兵”系列挂件;以临洮紫斑牡丹为主题,制作手提包、摆件、牡丹皮画制品。
山海经系列手提包、敦煌飞天系列手提包、历史人物形象皮剪画等作品,层出不穷,实用与美观融为一体的皮雕作品,很快广为热销。
三十余载一晃而过,从定西市第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到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文博会,再到2023年国际皮雕艺术大赛,高重民的皮雕作品走上了越来越大的舞台。
2022年,临洮皮雕技艺被临洮县政府评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重民被评定为县级皮雕非遗传承人,2023年被评定为定西市皮雕非遗传承人。
高重民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大量发布制作成功的手提包、壁画、小挂件等皮雕制品和皮雕制作过程的短视频。
他说:“文化就是要人欣赏,大家都可以通过抖音看到我制作的皮雕工艺品。”
2023年,他吸纳20名困难妇女学习皮雕,免费教学。
“对于我们来说,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挣点生活费,在学习绘画的同时还能了解临洮文化,对提升自我也有很大意义!”在工作室工作的妇女裴书娟说。
“皮雕的传承守护之路漫长。我会尽我所能,传承皮雕技艺,努力让皮雕成为传播甘肃文化的新名片。”高重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4月01日非遗绝技“打铁花”亮相天水
- 2024年04月01日甘肃省非遗展演活动在天水举行
- 2024年04月01日为天水旅游再加“一把火”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全省非遗展演拉开帷幕
- 2024年03月22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位候选人名单公布 甘肃省两位非遗传承人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