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春耕备耕景象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通讯员 刘建军
春回大地,天气逐渐转暖。在陇南成县店村镇新村的田间地头,处处是一幅幅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
“这块地的大部分麦苗有3至4个大分蘖,长势不错。这场春雪有效缓解了旱情,对麦苗的返青十分有利,要抓紧追施尿素助麦苗返青。”成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赵红梅向群众反复叮嘱着。
春耕备耕是一年粮食丰产的基础。冬小麦作为成县粮食生产的主要农作物,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5万多亩,春季管护的质量直接关乎全年粮食生产的成败。
为落实落细稳产增产田管措施,成县紧紧抓住“粮食丰收、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牛鼻子,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查墒情、查苗情、查病虫害活动,科学指导群众抢墒追肥,落实中耕除草等抗病防冻促壮措施,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
“每颗马铃薯种子切块要确保有1至2个健康的芽眼,放在阳光下晾晒后用草木灰加入4%至8%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均匀拌种,促进切口愈合并消毒后才能进行播种。”正在田间开展马铃薯春播技术培训的农技专家讲解道。
马铃薯、玉米、大豆等是适宜成县春播的传统农作物,今年全县计划种植面积24.29万亩。为确保春播生产的顺利完成,成县把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提升春耕水平的切入点,组织科技工作者办专栏、进田间、入农户,把技术规范送到群众生产一线,大力提升春耕生产的科技含量,助力春耕上水平。
随着无人机的嗡鸣声,五架无人机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为麦田开展返青追肥。“人工给一亩小麦追肥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无人机只需要几分钟,每天能够喷洒600亩,不仅效率高,而且喷洒均匀、成本低。”无人机手刘伟说。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机械化耕种,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现代科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智能,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在利用无人机开展春管的同时,成县对全县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4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播种机、覆膜机等机具建立台账,进行全县范围内统一调配,计划投入农机具1100多台(套),共检修各类农机具19100多台(套),为全县春耕备耕提供机具保障。
从科学管护技术培训到现代农机具使用,从春管春种到农资农技农机服务保障,科技服务春耕正在成为成县春耕生产的一抹亮色,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4月10日清水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春耕促生产
- 2024年04月10日金昌:农资配送忙 护航春耕保障足
- 2024年04月10日农行甘肃省分行投放逾220亿元支持春耕备耕
- 2024年04月09日华亭 春耕生产热潮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