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庄浪: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024/04/17/ 08: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李顺民

庄浪: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庄浪县柳梁镇下岔村陈家新庄淤地坝。庄浪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李顺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地处六盘山西麓的平凉市庄浪县,依托整县建设的水平梯田,涵养生态、壮大产业、振兴家园,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3年,庄浪县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被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甘肃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涵养绿色生态

  庄浪县山多平地少,曾经水土流失严重。要让这样的环境养活一方人,只有把降雨蓄积下来,才能减少水土流失、保肥养田。勤劳勇敢的庄浪人用30多年时间,把陡坡山地修成水平梯田。从此,雨水不再流出耕地,水土流失大幅减小。

  山上修起了梯田,但山间遍布的沟壑,仍然是水土流失的重要隐患。据统计,主沟、支沟、毛沟累计起来,全县大约有2553道沟壑。

  “减少由沟壑引发的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沟壑内建设以淤地坝为主要设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庄浪县水土保持站副站长赵建平说。

  柳梁镇下岔村陈家新庄淤地坝,建设在下岔村的一条主沟前端。护坝员陈金余发现,自从建成了淤地坝,下岔村的主沟内再也不会翻滚出黄泥水,村里的空气变得湿润了。

  “我们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充分履行黄河上游责任,为黄河治理作出应有贡献。”庄浪县委书记陈景春介绍,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庄浪县探索出“山顶沙棘油松戴帽、山间梯田果树缠腰、地埂牧草柠条锁边、沟底林草坝库穿靴”的经验模式,出现了“水不出田、泥不下山、常年无洪流、旧貌变新颜”的可喜变化。

  目前,庄浪县在堡子沟、榆林沟等24个小流域内建成淤地坝66座,坝控面积184平方公里,年均拦泥84万吨,相当于每天拦截46辆半挂车满载的泥沙涌入葫芦河。

  壮大富民产业

  梯田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让庄浪的环境有了好的变化。要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富足,还得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近年来,庄浪县因地施策,聚焦“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新赛道,发展以牛果薯菜药为主的多元富民产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庄浪县壮大苹果产业,打造梯田有机苹果品牌,建成万泉苹果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成苹果数字化分选线,苹果基地保持在65万亩,2023年全县苹果总产量65万吨、产值45亿元,庄浪苹果入选“中国最受欢迎的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十强”之一。

  随着庄浪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庄浪县被纳入国家苹果产业集群项目区,万泉镇连续两年被认定为全国特色产业超10亿元乡镇。以种薯培育和扩繁为龙头,庄浪县建成马铃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自主培育的“庄薯3号”被国家确定为主粮化推广品种,“庄浪粉条”成功注册为地理商标,全县种植马铃薯36.5万亩,庄浪县被评为“甘肃省马铃薯十大生产县”。

  今年第一季度,庄浪的苹果、粉条等特色农产品再度在网上热销:通过电商采购,庄浪苹果销往长三角地区,粉条也成了西北地区年夜饭餐桌上的特色食材。去年,庄浪县苹果、粉条等农产品通过电商交易1.97亿元,同比增长17.2%。

  建设美丽家园

  韩店镇石桥村是省级乡村旅游“样板村”。初春的石桥村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或漫步在“怀旧墙”前回味乡愁,或结伴在网红桥上欢快地摇摆,或领着孩子在游乐园里玩耍。

  庄浪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分类规划实施乡村振兴,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62个。高标准打造省道304线等5个乡村建设示范片带,建成乡村建设示范村72个。借助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等旅游资源,打造关山大景区乡村建设示范片带,建成韩店镇石桥村、郑河乡上寨村等6个省级乡村旅游“样板村”,带动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走进朱店镇吴沟村,村庄规划整齐,墙壁白净闪亮,巷道两侧悬挂着一盏盏红灯笼,一棵棵行道树之间串联的风轮在微风中欢快地旋转,村里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2023年,朱店镇吴沟村被命名为省级“和美乡村”。

  聚焦“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的目标,庄浪县创建和美乡村,推行垃圾全处理、污水全收集、厕所全改造、巷道全硬化、村庄全美化、治理全方位的乡村治理标准,重塑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变得更美、更靓、更文明,实现村庄美化与产业发展共融、农民增收与环境改善双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