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鹤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们党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提出“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把握甘肃发展的方位定位,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只争朝夕,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现甘肃担当、贡献甘肃力量。
在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提站位、明思路,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方向要求
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系统回答了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来全面学习、深入领会、系统把握,真正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之“矢”射甘肃高质量发展之“的”。
坚持把中国式现代化贯穿经济工作始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并从国内外发展历史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自信、坚定意志和非凡定力。我们要深刻领悟、正确处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重大关系”,善于从全局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举中国式现代化之“纲”,张富民兴陇之“目”,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硬道理贯穿经济工作始终。从“发展是硬道理”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背景下新旧动能转换的准确把握,是应对复杂多变国内国际形势、推动经济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战略选择。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持续巩固拓展全省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
坚持把稳中求进总基调贯穿经济工作始终。稳中求进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稳中求进。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坚持稳中求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进促稳,“稳”是大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稳”为“进”创造有利条件,“进”为“稳”提供动能引擎;先立后破,“立”得牢才能有“破”的底气,“破”得深才能支撑“立”得久。我们要坚决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围绕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建立新机制、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坚持把统筹发展和安全贯穿经济工作始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不能只求发展罔顾安全,也不可一味追求绝对安全而放弃发展。我们要坚持好发展第一要务、履行好安全第一责任,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挑战,统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实效性和一致性,在多重目标中找准发力重点,在两难多难中寻求动态平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安全最优综合效益。
在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中观大势、找方位,把好把准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甘肃作为西部内陆省份,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有着特殊功能地位。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把握甘肃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历史关口,立足城乡、区域、产业发展“三个不平衡”的阶段性特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好地掌握主动、抓好当下、赢得未来。
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转换的重要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甘肃能源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储备和资源丰度位居全国第5位,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储量居全国前列;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相对较多,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甘肃拥有以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一院三所”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科教资源和科技基础比较厚实,近年来通过“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甘肃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我们要抓住用好重大机遇,因地制宜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努力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实现动力转换,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正处于从传统产业主导向新兴产业引领迈进的重要关口。传统产业是甘肃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关键支撑。近年来,我们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实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专项行动,构建“1+N+X”政策体系,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突出改旧育新并举,一手抓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特别是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61.3%、居全国第2位,甘肃正由风光大省加快迈向风光强省;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制定出台发展规划,致力培育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我们要坚持工业强省、产业兴省不动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做专做优新兴产业,做精做靓特色产业,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做足文章,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
正处于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全面振兴加速衔接演进的重要关口。甘肃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全面振兴,紧紧扭住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扎实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两篇文章,牢牢守住巩固脱贫成果、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三条底线,突出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农村改革、集体经济发展四项工作,统筹推进五大振兴,特别是通过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县县通高速等工程,农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陇原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融合发展这个导向,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在新起点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正处于从“四强”行动形成千帆竞发态势向辐射带动全省整体跃升的重要关口。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的重要部署,目的就是以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为突破口,推动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两年来,我们细化行动方案,强化政策供给,全力推动落实,为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量齐升、效速兼取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四强”行动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已成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牵引,带动各方面工作整体跃升、全面进步。我们要保持定力、绵绵用力,赋能增效强科技、聚势向新强工业、提速加力强省会、夯基固本强县域,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加澎湃、更可持续的动能引擎。
在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攻难关、打硬仗,厚培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活力
甘肃作为后发赶超省份,必须在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和落实举措的基础上,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2024年,我们将聚焦聚力打好“六大战役”,进一步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纲举目张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焦聚力打好稳增长的阵地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抓住用好国家重大政策机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拓展经济向好空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特别是更好统筹投资和消费,把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和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紧盯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要载体,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促进城乡消费大提档,致力农业产业大提效,加快旅游产业大提质,催化区域发展大提能,坚决守住守牢稳增长“主阵地”。
聚焦聚力打好调结构的突围战。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不懈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新型工业化、科技赋能等方面突围破局,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把绿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特别是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培植园区经济增长极。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更好为高质量发展夯基赋能。
聚焦聚力打好促改革的攻坚战。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突出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以改革攻要素制约之坚、发展堵点之坚、机制障碍之坚,加速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创建一流企业行动、规范董事会建设、专业化整合重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市公司培育发展、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开展攻坚,持续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成效,着力打造国企改革样板。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推动政府自身改革,深化区域重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知识产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排污许可制、集体林权制度等领域改革。
聚焦聚力打好扩开放的主动战。更大力度抓好“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促进外贸、外资、外经、外运“四外”协调联动,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实做优开放平台,推进兰州新区综保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平台联动发展。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实现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保份额。健全完善市场化办会机制,高水平办好文博会、兰洽会、药博会等重点展会节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引进更多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企业和项目。
聚焦聚力打好惠民生的持久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事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积石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科学编制实施灾后重建规划,争取9月1日前维修加固类学校投入使用,国庆节前受灾群众入住新居。继续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年内让2万户、6.4万名群众远离危险、福暖四季。用心用情办好10件为民实事,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提升民生“七有”水平。推动“八个一”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推动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打造“世界遗产廊道”文化地标,建设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加彰显如意甘肃多彩魅力。
聚焦聚力打好防风险的保卫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深化主动创安、主动创稳,稳妥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推进“三北”工程,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强化祁连山生态环境常态化监管,扎实推进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甘肃片区生态建设,坚决筑牢守好生态安全屏障。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全面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到以发展促化债、以化债保发展。
在深学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增智慧、提本领,扛牢扛实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深邃战略思维、科学思想方法、巨大实践伟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提高抓经济工作的能力本领。
在执行落实上大见行动。抓落实的前提是讲政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方面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对标新部署、把准新形势、担好新使命,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一步一步抓实、一项一项见效,坚定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使工作的最终效果更加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在策略方法上多谋新招。坚持重点论,善于抓主抓重。紧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和关键,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加以推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坚持两点论,善于辩证客观。既看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也看到多重叠加的机遇优势,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系统论,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把握好工作的关联性、协同性、平衡性,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整合各方力量、要素、资源,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在服务大局上争作贡献。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深刻把握甘肃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大力提升粮食、农产品、能源资源、国土安全保障能力,努力以甘肃所长所能服务国家所急所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在守牢底线上常拧螺丝。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统筹抓好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各项工作,紧盯民生、生态、金融、粮食、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的清醒头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4月19日第1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