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知味甘肃】记忆中的烧壳子

 2024/04/24/ 09:0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瞿方业

【知味甘肃】

记忆中的烧壳子

烧卷卷

  文\瞿方业

  嘉峪关和烧壳子,在我的记忆里有着特殊的意味,总让我想起童年,想起外婆,想起那缕悠悠的乡愁。

  小时候,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看到我家院门口停了一辆大卡车,院子里热闹异常,原来是二舅从嘉峪关来了,给我家送来了几百斤麦子、白面,还有大豆和一大包烧壳子。

  那是我第一次吃到烧壳子。

  从妈妈手里接过一个烧壳子,烧壳子黄黄的,给人一种面浸了很多油的样子,还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来自一种叫香豆子的调料。面香,油香,混合着调料的香味,和村子里的堂弟一起分食,大快朵颐,那感觉实在是妙极了。

  前些年,舅舅一家从兰州的农村搬到嘉峪关新城乡,种上了大块的庄稼地,善做各种美食的外婆很快入乡随俗,学会了嘉峪关的一些美食,烧壳子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烧壳子是当地相对日常的吃食。为什么是相对日常呢,因为做烧壳子比做其他馍馍要麻烦许多,只有过节招呼人或农活特别繁忙干活的人中午难以回家,烧壳子才成为必要的选择。

  在嘉峪关上学的几年里,我成为外婆做烧壳子的重要帮手。家里农忙的时候,我和小舅放学后就成了外婆的助手,抱来麦秆柴草,在后院燃起火堆。烧壳子,其制作工艺,分为制面的工艺和用具设施的辅助两部分。

  先说设施,做烧壳子,要用火,用鏊锅子。

  火通常用麦草烧成一个火堆,保留火星儿。鏊锅子是用生铁铸成的,生铁对热的传导没有熟铁快,但容易保持热量,便于慢慢地将里面的食物烤熟烤透而不至于烤糊烤焦了。鏊锅子底向上凹,盖向下凹,盖上有环钮,便于用棍子挑。接口处可以恰当地契合,防止灰进到里面。在放入面团之前,先将鏊锅子在火上烤热,然后放面团盖上盖,将鏊锅子埋在火堆里,让锅的上下左右四面受热,才能烤得均匀,出来的馍馍又黄又脆。

  再说面的制作。做烧壳子要用当地面粉里最好的一种。嘉峪关当地的地下水水质清纯甘洌,和出来的面非常好。和好的面要进行发酵。冬天,为了让面尽快发酵,外婆总是将面盆放在热炕上,盖上被子。夏天只要放厨房就可以自然发酵。面团发好后,添加食用碱,经过反复多次搓揉,加入鸡蛋、清油,就像甘肃各地做花馍馍一样,擀制成一张面饼或各种形状,再抹上清油,撒上香豆粉或胡麻,卷起来切成二寸来长的墩,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子等花样不同的造型。嘉峪关烧壳子最提味的添加物就是香豆粉,这是河西一带农村面食相对独特的用料,在烧壳子或其他馍馍里添加,味道清香无比,相当独特。

  烧壳子十分讲究色、香、味、形,要求焦黄好看,闻着香,吃起来有味,形状也要好看。

  烧壳子有小有大,有一种土法“馕坑烧制”。烤成烧锅一般大的,也有小巧可爱的,大的在食用时,要用刀切成块。

  在嘉峪关,一般家里有喜庆大事,要做宴席待客,提前几天都会先烧好烧壳子,作为席上的主食,尤其泡羊肉汤,其味更佳。

  据传说,烧壳子原创于甘肃泾川县的蓝家山,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汉唐时期,泾川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蓝家山的人用上等的精白粉和当地独有的香豆粉,以洁净山泉水和面烤制,十分讲究色、香、味、形,销售给来往于丝绸路上的商贾。过往的商贾,也常用烧壳子、水果敬献神灵。不过这些说法,多是民间传说和猜测。

  小时候,村子里只有几个鏊锅子,每到做烧壳子的时候,外婆就喊小舅去借鏊锅子,鏊锅子找来后,清洗干净,就等着和面做馍馍了。

  从锅子中取出的烤馍,因形体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称呼,满锅一个的,我们称之为干粮或烧干粮;一锅数个,较薄的,我们就称为干粮子;一锅数个,厚实实心的,就是所谓烧壳子;将面皮摊开卷入佐料切成面坯烧制出来的,我们叫作烧卷卷子、烧花卷。

  由于烧壳子是埋在火堆里烧制的,刚取出来的时候馍馍上面不免落有草灰,但对于烧得非常干爽的馍馍,一点灰没什么大不了,拍打一下便会掉落,通常都会在拍落表面的草灰之后,蘸着熟食用油的布子将馍馍表面擦拭一番,焦黄的馍馍立刻显得黄亮耀眼。

  烧壳子吃时香而脆,还具有不变质、好贮存的特点,最适于外出的人携带。夏天保质期长,不易变质,冬天出门带上不会冻住,也不易破碎。这也是甘肃一些地方面食的重要特点。我曾经吃过甘肃民勤的发面馍馍,这种发面馍馍有个特点,就是不放碱,却不易腐坏变质,便于长期保存,特别适合出外时食用,尤其炎炎夏日里的沙漠地区,这种馍馍能在高温下长时间不会变质。这是相当了不起的食品工艺,尤其在过去没有防腐剂的年代里。

  河西地区的烧壳子在长时间保持不变质这一点上,和民勤的发面馍馍有相似之处,都是民间应对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长期总结经验的结果,集中了很多民间集体的智慧在里面。

  在我的记忆里,烧壳子里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或许这是童年的味道。这种扎根于味蕾的思念,让我对嘉峪关产生了一种非常浪漫的幻想,我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回到外婆家,像小时候一样和尕阿舅手里拿着烧壳子,在草原上嬉戏玩耍,奔跑的画面,犹如加了滤镜的慢镜头一样,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而记忆里的烧壳子,仍然留着初尝时那股淡淡的乡愁。

  相关链接

  食在嘉峪关之——烧壳子

烧壳子

  嘉峪关烧壳子又叫烧烤饼,是一种用鏊烘烤的发面烤饼,起源较早。在唐五代时期,烧烤饼就是当地居民的主食之一,也是西北面食中最常见、最受欢迎的一种面食。由于它的制作过程是将和好的面装入罐子内或特制锅内,用麦秆烧烤而成,故取名为“烧壳子”。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嘉峪关烧壳子是一朵烧制而成的面食之花,流行于民间,发扬于民间。其美味、耐存的优点,成为嘉峪关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在过去,烧壳子是婚丧嫁娶时的必配面食,也是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最佳礼品。

  烧壳子制作时要用酵母把面发好兑适量碱,将烧锅架起来,用麦草烧热,把面制作成烧锅大小的圆形,放入热锅内盖上盖,扒开烧好的火堆,将带有火星的柴灰盖一部分到烧锅盖上。烧锅系生铁铸成,形状似带盖的圆铁盒,盖中间有挑盖的耳子,有大有小。由于上下左右四面加温,里面的烧饼上下和边缘都上火,烤得黄而脆。烧壳子在特制的“烧锅”中烧烤,也有用本地特有的一种土法——馕坑烧制。有烤成烧锅一般大的,也有一个个小的,有些面活好的妇女,能做出花卷、百叶、石榴、桃形的烧壳子,很是精致。

  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发展,烧壳子也有了不同的口味,但从来没离开当地的特产。比如很多人把沙枣搓成面,再蒸熟,然后包在面里烤制,口味有点接近南方的豆沙包子,也有在和面的时候放入糖油,做成甜味的,也被很多食客所喜爱。

  2014年,烧壳子技艺被列入嘉峪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