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教练老李带领孩子们“飞驰人生”

 2024/04/26/ 09:12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通讯员 马绮徽 记者 武永明

教练老李带领孩子们“飞驰人生”

山地自行车队训练中。

李江珍指导山地自行车队训练。

  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BMX小轮车竞赛男、女组冠军;2018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三站)100公里团体计时赛第一名;2019年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第三站)男子山地越野赛团体第一名……很难想象,这些骄人战绩都出自天水市麦积区甘泉中学这所乡村学校。被队员亲切称为“老李”的教练李江珍,带着一批批队员“飞驰”。

  1“抠门”的老李

  “身体一定要保持平衡,这样能更好控制,便于应对突发和加速。”4月中旬,天还不算热,但李江珍一遍遍作示范,大声喊着训练要点,早已和队员一样满头大汗。

  这是一间近60平方米的教室改造的简易训练房,也是甘泉中学自行车队大本营。教室左右两侧,摆放着7个功率台供队员原地练习。这样的环境,很难让人将其与“烧钱”的自行车运动联系起来。

  “条件是艰苦了点,但照样出成绩。”李江珍说着,边蹲下查看队员训练数据统计,边提示各队员训练进度,“还有一分钟,保持速度。”“坚持,现在状态不错。”看到队员倒了的水壶,他轻轻拿起放在车架上,方便队员补充水分。

  站起身,他又拿毛巾仔细将每辆自行车上队员滴落的汗水擦干净。“汗液对车辆腐蚀很大,有时候娃娃把毛巾挂到脖子上吸汗,我就擦擦车子,每个配件都不便宜,得精打细算。”说起车队的开支,李江珍称自己是个“抠门”的人,队伍刚成立时,他就白天带队训练,晚上检查维修车辆,不光补胎、更换配件,还要用锉打磨修补,常常熬到半夜。

  “能自己动手维修和保养的,绝不花钱,经费本就不宽裕,要用到刀刃上。”李江珍说。但“抠门”的李江珍为队员付出却丝毫不含糊。每次外出骑行训练,李江珍就是队员们的“补给站”。汽车后备箱总会装着他提前买好的香蕉和功能饮料,120公里以上的训练,每到60公里折返点时,队员就会得到香蕉等补给。

  哪怕是最平常的一次训练,李江珍说起爱徒时总是嘴角挂着笑,可他从不说,所有的补给和营养品都是他自掏腰包。

  2“全能”的老李

  作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李江珍1999年进入甘肃省山地自行车队,运动员生涯曾获得很多全国荣誉,退役后在天水师范学院进修,毕业后于2011年来到甘泉中学任教。四个班体育课兼任班主任、组建学校历史上第一支田径队……他干得有声有色。

  第一批14名队员都是甘泉中学零基础的在校生,师徒起初用普通自行车在操场练。一年后,14人全都被省队选拔集训……李江珍深知,体育可以帮助一些学生另辟成才,于是在特长生培养上细化方案,为学生长远谋划。

  2018年甘肃省运动会,李江珍第一次作为教练带队参赛,公路自行车80公里个人赛,8公里一圈,对耐力、冲刺速度、团队战术配合等是不小的考验,李江珍和队员们赛前作足了准备。

  从发令枪响的一刻开始——八人分四小队,第一组两名队员突围后,很快甩开大部队4公里远;第六圈结束时,体力不支的队员被反超。“最快时领先1分多钟,但首次参赛队员经验不足,差距被不断缩小。”李江珍回忆着那场扣人心弦的比赛,“我就站在终点前200米的地方,心里始终坚信我的队员能行。”当尤凯峰身着鲜红色队服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时,李江珍紧张地捏紧了拳头,拼尽全力的尤凯峰不负所望第一个冲过终点。

  一场比赛,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赛后这支队伍随即引起了其余各队的关注,甘泉中学自行车队也成了全省各队“防范”和重点研究的对象。

  3“惜才”的老李

  下午1时许,队员们鱼贯而出,去往7公里之外的翠山国家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实训。

  上山路段,李江珍会有时开着车引导队员,但更多的是跟着队员走,“很多细节还是要练习的时候仔细查看。”这条“翠山赛道”从起点、终点的设置到路线选择,李江珍每次都全程参与,跑了几百次。

  登顶后,队员开始下坡路段训练,李江珍先行一步走下赛道,边走边收拾路两旁横生出的绿植枝条,“很多枝条带刺,横生出的枝条会影响骑行。”山地自行车是一项观赏性强且极具自我挑战的项目,正因为这样,队员训练时所有的注意事项李江珍都要自己核查一遍,全力保证队员的安全。

  作为教练,李江珍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运动员伤病、没出成绩时的思想波动等等,特别是在队员技战术水平不齐、训练设备和参赛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他的坚守与付出尤为难得。

  “有人劝我放弃,有人笑我傻,但我一定要坚持干下去。娃娃们平时训练很刻苦,虽说运动员受伤难免,但每次有队员受伤,我都特别揪心。你看,这几次训练对自己特别狠,没办法,向训教要成绩。”看着队员骑行的身影,李江珍讲述着队员的表现,这位不到40岁就已经熬白了头发的汉子,从不在意自己的付出,满心满眼都是队员。

  祁诗皓是老队员了,他仍记得自己最初在翠山赛道训练的情形:“刚开始骑不上去,教练就推着我,告诉我每天进步一小段。”

  “李老师不仅管孩子训练,还督促学习,教做人的道理,有时候比我这个家长做得还要多还要细。”已是省队铁人三项队员刘永鑫的母亲廖雪艳说。

  认识李江珍的人都知道他“惜才”,这从他每次“赛后第一问”中可见一斑。无论什么比赛,李江珍总会等在终点,“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比赛中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合适?突围冲刺时有没有剐蹭受伤?”取代祝贺的总是一连串急切地询问——在李江珍心里,队员永远最重要。

  该校自车队成立至今,在体育特长生方面已培养出过百位优秀运动员,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运动健将2人,国家一级运动员43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5人,已获全国冠军16个、亚军33个、季军16个,获得省级冠军36个、亚军24个、季军29个,并向甘肃省自行车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2人。

  BMX小轮车、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田径……李江珍已培养了超过百位体育特长生,让学生找到“学困”破局路,通过体育特长找到了成才路径。

  “为娃娃们做点事,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也为全省自行车运动做点事。”甘肃省优秀教师、陇原“四有”好老师、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李江珍说。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通讯员 马绮徽 记者 武永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