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荣获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每日甘肃网5月7日讯(兰州新区报记者祁瑞龙)近日,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新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机遇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探索实践被分享,兰州新区荣获2024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新区主动开发“无形”资源,创新生态融资模式。2023年,新区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金融支持湿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探索形成全国首个《内陆(盐沼)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碳汇方法学(V01)》,为我国北方区域湿地碳汇计量和湿地“丝路碳票”开发提供了试验性的方法支持,有效拓展了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绿色金融支持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模式。新区依托“丝路碳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开发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湿地碳汇3885.08吨(按5年计入期核算),并由管理单位新区绿洲生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以湿地公园项目“丝路碳票”作为抵押标的,获得兴业银行首期10万元授信贷款,首次实现省内湿地碳汇生态价值变现。近两年,通过大量的绿色资金投入,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率由35%提高到67%,湿地生态系统或群落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湿地公园巨大的生态效应不断凸显。
同时,新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积极开发CCER碳金融产品。以新区乡村振兴产业园生态畜牧养殖项目作为试点,开发形成可交易的CCER及“丝路碳票”产品,以“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开启生态农业新模式”为核心,配套优质牧草种植生态基地和无害化粪污处理体系,实现种养结合,形成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链,助力实现畜牧业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经测算,该项目年均可实现减排量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10年计入期内总减排量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将项目的碳减排量进行CCER碳资产开发,按当前试点碳市场交易价格,估算该项目年均碳资产价值约240万元,10年计入期内预计可实现收益2400万元。在新区碳普惠机制下,利用金融机构碳减排支持工具将该项目核证的减排量开发为“丝路碳票”,获得绿色信贷资金支持。目前,该项目2023年减排量已通过“丝路碳票”质押方式获得农业银行贷款100万元,后续每年均可利用当年核证的减排量进行“丝路碳票”开发及融资。项目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形成了示范性的农业绿色低碳产业,是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典型实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4月30日兰州新区第四次获评“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 2024年04月26日兰州新区:百合花开产业兴
- 2024年04月23日撑起“强工业”半壁江山——兰州新区装备制造产业蓬勃发展
- 2024年04月23日兰州新区商投营业收入实现跨越式上升 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跃升至第22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