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夕阳红”独立跟团游困难重重?记者走访兰州市场发现老人独游障碍多

 2024/05/09/ 08:36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张丹

“夕阳红”独立跟团游困难重重?

记者走访兰州市场发现老人独游障碍多

  天气转暖,不少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年人开启了春季出游之旅。此前,“70岁以上就没法跟团游了吗?”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讨论,因为老年人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在出游时体力、适应性等方面都不能跟年轻人比,旅行社对古稀老人参团持谨慎态度。

  老年人跟团游为何门槛多?兰州旅行社对此有何看法?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老人出游热情高,市场潜力大

  翻看65岁市民魏阿姨的朋友圈,1月在重庆,3月在天津、广州、香港,4月又去了宝鸡、武汉,让人很是羡慕。魏阿姨说,自从退休后,她跟老伴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四五趟,足迹几乎踏遍全国。

  4月28日,敦煌艺术馆门前,一外地旅行团正在此集结,等待即将开始的公益讲解。记者观察发现,近30人的旅行团,老人占比一半,有的老人互为旅游“搭子”、有的有子女陪伴。“每年三四月份的旅游淡季,却是中老年人出游的旺季,短途游最受欢迎。”随行的导游告诉记者,春秋两季气温适宜,是中老年人心仪的出游时间,“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是不断提高的,是我们的重要客群。”

  实际上,我国银发人均旅游消费增长潜力大已成为多方共识。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有望在2035年前成为世界最大的康养经济体,老年旅游也将是老龄产业经济中增长最快领域。据课题组测算,“十四五”末我国老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14万亿元。

  70岁年龄限制并非“一刀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老年旅游市场展现出巨大增长空间,可老年人跟团游门槛多也是事实,70岁以上真的没法跟团游了吗?记者进行了走访。

  在雁滩、兰州老街、庆阳路、火车站的多家旅行社,有不少关于“夕阳红”旅游的宣传,旅游专线包括周边的天水、汉中等2-3天短途游,也有云南、北京、华东五市、桂林、张家界等6-9日跟团游,并且有的宣传单还标明:全程陪同接送、无购物点、不强制消费……

  面对“70岁年龄界限问题”,携程旅游雁滩万达店门店接待人员明确表示,“家属不能陪同,只要身体健康我们都接,不存在拒接的现象。”门店接待人员还补充说,前不久自己团里接待了一位76岁的老人,虽然整个行程操心得多,但老人玩得很开心。“我们不会有绝对的年龄限制,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火车站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在一些出游项目上会给出专业建议,如果顾客执意此项目,会签署相关协议。比如景区有山路,建议年龄大的消费者自费乘坐电瓶车;漂流、竹筏等项目,不建议70岁以上人群体验等。”

  “我们的‘夕阳红’旅游专线产品多配有全陪服务,基本都是半自由行。”多家旅行社表示,如今一些出游经验丰富的老人更注重品质和新鲜感,出于游客健康和公司风险把控的考虑,旅游行业普遍会对70岁以上老年参团者有一些责任要求,但选择“适合的旅游产品”才是关键。老人的年龄并不是旅行社拒绝顾客的主要原因,年龄大小和身体状况并不完全相关,旅游者应该正确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旅行社也应推出更多“适老化”路线和产品。

  记者在线上平台浏览旅游产品页面,标明正常收客年龄为20周岁-70周岁,65周岁-70周岁的老年人必须提供《参团健康情况》《免责书》、三甲医院3个月内健康证明,且必须有家属陪同。记者向客服咨询75岁老人能否报名时,对方表示“以上要求缺一不可,不然接收不了”。

  建议:结伴同行,做好安全预案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关于老年人旅游的年龄限制,但也表明“旅游产品合同签订时,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且宜由成年家属陪同”。如果老年人选择参加一般的旅行团,要更仔细地考察时间、地点、行程、交通四大要素。

  建议老年人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可约经常在一起活动或单位里的老朋友共同出游,可以互相照顾。出游前,要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所了解,如高血压、冠心病、癫痫等慢性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出游,如果想出游不能对旅行社隐瞒病史;出游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带齐药物,并事先告知领队和团友,以防不测。

  此外,旅游保险分强制投保的“旅行社责任险”及游客自愿购买的意外伤害险。对于老年团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购买旅游意外险。要注意了解清楚保险公司的相关要求,不同保险公司有不同的年龄限制,超过一定年龄的老人家,保险公司会不接受投保。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