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庆阳市西峰区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2024/05/09/ 10:24 来源:陇东报 记者 南力

西峰区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庆阳融媒记者 南力

  今年以来,西峰区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为民服务,把文明培育、文明创建作为文明实践的具体抓手和有效载体,全力一体推进,崇德向善、遵德守礼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有效提升。

  西峰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群众,组织理论骨干、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建立宣传队伍552支,构建领导干部“促提升”带头讲、专家学者“菜单式”灵活讲、多元阵地“分众化”精准讲、网络平台“全方位”互动讲等“大宣讲”格局,依托“基层理论宣讲面对面”示范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学习强国”平台等宣传阵地,分众化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引导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城乡文明创建巡礼、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指导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在政务新媒体上开设“精神文明建设”专栏,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成效,常态化刊播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市民文明公约等主题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

  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聚焦重点宣传主题,突出提档升级目标,打造各类文明实践宣传长廊5处;利用立柱(立地)广告牌、墙体喷绘、灯杆道旗等宣传载体,在人流量密集场所增设更新公益宣传牌(墙);在人行过街天桥、沿街门店、商贸超市、公园广场等场所的LED屏上滚动播放公益类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有效推动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大幅提升。持续开展“德润西峰”系列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和学习宣传,培育“道德模范”“庆阳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打造“甘肃好人”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以“好人效应”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围绕市民素养提升和习惯养成,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反面曝光警示”,策划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及“一盔一带一专”“礼让斑马线”“擦亮西峰”“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文明风尚培育活动,突出《庆阳市民文明公约》《庆阳市民行为规范》主题,在人流量密集场所制作展示主题海报、展板,曝光市民不文明行为,引导警示市民做文明有礼西峰人。

  坚持把文明实践作为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连心工程,制度化、精准化、个性化推动文明实践工作纵深开展。制定印发《西峰区推动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工作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乡风文明理事会工作细则》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管理作用和“关键少数”带动作用,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并不断向群众延伸,督促落实高额彩礼一揽子治理措施,婚丧事宜操办风气持续向好。

  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模式,发布“红黑榜”,建成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群众自治成效明显增强,有效助推文明乡风建设。

  着眼社区、村、组等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立足资源整合和功能开发,重点培育推广“文联万家 艺润西峰”“团团心灵驿站”“心怡咨询调解服务中心”“公益互助院”“互助养老银行”“亲子共学课堂”“长者无忧餐吧”“老王调解室”等一系列群众急需、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全域“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逐渐形成,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高位布局、统筹推进,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最大的文明实践工程来抓,着力构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和文明小区等“5+N”大创建格局。

  聚焦提质增效,严格落实文明称号动态管理制度,按程序对区级各类文明单位进行复查,对于排名靠后、违反“负面清单”规定的有关单位(村镇)限期整改或实施惩戒。扎实推进文明单位“亮牌子、树形象、展风采”“十个一”示范建设和文明村镇“十个一”示范创建,“三管齐下”推动全域文明创建提质行动驶上“快车道”。

  将文明创建融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全过程、各领域,打造文明示范小区,推荐表彰乡风文明“五好”先进典型,指导村镇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创评活动。制定印发《西峰区指导推进家庭教育五年规划(2021-2025)》,组织开展“激扬家国情 奋进新征程”全区“最美家庭”揭晓暨家风故事分享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实践效果更加凸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