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康县:共建“精美” 共享“美好”

 2024/05/14/ 16:06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焦杨红 李喜桃 张彩红

康县:共建“精美” 共享“美好”

  陇南日报通讯员 焦杨红 李喜桃 张彩红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建设不仅彰显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更牵动一方百姓最切身的幸福。康县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思想,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主动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城市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之城。

  下足“绣花功夫”,打造魅力城镇

  城市更新是时代所需,更是民生所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细微之处最见真章,大到城市规划布局,小到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处绿化,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考验着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

  康县始终坚持以“五美康县”建设为总体思路,坚持“四抓四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自然山水格局,遵循“色彩美、层次美、几何美、韵律美”总体原则,不断提升县城连接大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枢纽功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精致美”魅力城镇。一是腾挪城市发展空间。扎实开展拆违拆危行动,为城市发展卸载瘦身、超车让道,使城区更加通透、便捷、美观。二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系统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美化亮化城市立面,完善闭环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系统,达标雨污分流;全面修缮市政供给服务,补全人行步道、便民公厕、公共座椅、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配套设施,新增停车场所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打造城市亮灯工程,照亮背街冷巷每一条回家的路;健全人防消防设施,提升市民安全指数;打通断头路、连心桥,建成白云山西环路、南街天桥、一小天桥,畅通城市通行网络。三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坚持拆旧建新,丰富城市商业业态,合理布局腾空地块,不搞房产开发,加大口袋公园、公共绿地、专业市场、文旅商街、公共场馆、体育场地等城市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区整体布局和服务功能。

  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整体形象

  近两年以来,康县找准城市治理短板和难题,一系列重要民生工程相继实施,交通秩序整治使城市运行更畅通、更便捷;实行建筑立面净化、城市亮化、景观绿化景观升级,让城市更美;大力推进垃圾分类、“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背街小巷“靓化”、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公厕革命,改善了老百姓生活环境;开展常态化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周边等区域清理和维护;加大市容秩序、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堆乱放、乱停乱放等整治力度;整治城区主干道和河道电力、网络通信强弱电“飞线”。按照“茶马古道重要驿站”的历史文化定位,修建“龙凤桥”“茶马广场”等节点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共同打造精致优美、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完善城市服务,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城市,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近年来,康县坚持着眼城市建设中的短板弱项,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潜心提升城市品位,将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开展道路整治、保洁提升、绿化提质、夜景亮化、线缆整治、地下空间整治、违建治理、占道经营治理等专项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查漏补缺,联合社区地毯式排查、清单式整治卫生死角、闲置地,落实常态化巡查保洁;重点提升薄弱区域环境卫生,全力清除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盲点,大力整治市场周边脏乱差现象,使主要道路干净整洁,大街小巷清爽宜人,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和谐文明”的城市品质。

  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呈现品质之美,让美好更好。城市管理和服务注重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和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打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整县“甘雨随车”志愿服务大品牌,涌现出了“甘雨随车·公益集市”“暖心有我”“小板凳会”“寺小递”“微心愿”等一大批精品志愿服务子项目。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典型评选和宣传活动,加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和评选工作。各行业部门和窗口单位主动做公益献爱心,针对少年儿童、老年人、孤残人员、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在便民大厅、小区楼院、街角公园、交通路口等重点区域设置“爱心护学岗”“歇脚驿站”“暖心座椅”“爱心冰箱”等关爱服务项目。

  康县动员全县各机关单位、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民生幸福底色越来越鲜亮,城市建设越来越文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