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县山地立体农业产业园。(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凤椒的椒穗开成了堆,两当县左家乡左家村凤椒园里罗小利干得很起劲,“去年我家的花椒产了1600斤,每斤批发价38.5元,由于品质好,今年有客商早早联系预定了,现在已经进入5月,就花椒目前长势,今年肯定是大丰收。”
“大片的油菜花海可不仅仅只是吸引蜜蜂,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五一’假期来两当县云屏镇的游客让镇里所有民宿满员了。”这让庞香忙碌又高兴,“游客多,网上预定的单子就没有停下来。”
庞香经营着一家名为“竹林小院”的农家乐。除了接待游客,她还从事着当地土特产的网上销售工作,当地的核桃、蜂蜜、羊肚菌等很受欢迎。
近年来,两当县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地下有药、地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里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两当县域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彩的图景日渐成型。
罗小利(中)和邻近县区林果专家交流花椒管理技术。
着眼产品提升,产业融合一体化发展
村庄美丽,生活悠闲。行走在两当县泰山乡,村畔乡道随处可以看见散养的鸡鸭,即使沟壑的边缘也移栽了核桃树、花椒树,树下套种的猪苓、天麻长势良好。
两当县泰山乡结合乡情实际,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先后建成了中山等生态放养鸡示范点、灵芝种植基地、板栗采摘体验园、千亩紫斑牡丹园、香林等中蜂养殖示范点、双河村冷水鱼养殖场、同心村蜜环菌加工厂。今年,在推动合作社种植灵芝的基础上,又开发出灵芝破壁孢子粉、灵芝孢子油、灵芝切片、灵芝白茶等,实现了由初级农产品向农业加工类产品的转变,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除此之外,蜜环菌加工厂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这些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家门口”就业岗位,群众受益面全线提升。
据了解,同心村蜜环菌加工厂年产蜜环菌可达10万瓶,预计年销售收入40余万元,实现利润20万余元;冷水鱼养殖场养殖鱼苗1.7万余尾,可出售成品鱼6000余斤,实现产值20余万元。灵芝观光体验园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灵芝类产品1000余份45万余元,冷水鱼庄农家乐实现收入10万余元,张胡苑农家客栈收入1.5万余元,兴桃村休闲吧、手工艺体验馆营收3万余元,带动全乡销售本地农特产品240万元。
林下养鸡成了真正的富民产业。
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产业
今年两当县城关镇戚家村有点“猛”,新植核桃8500株,花椒8300株,使全村核桃、花椒人均拥有量突破120株;建成香菇、羊肚菌轮作“一棚双菌”大棚65座,种植羊肚菌25.5亩,香菇13万袋;同时,按照能养尽养的原则,发展生态放养蛋鸡养殖18户3200羽;以“房前屋后”的方式养殖发展中华蜂300余箱;建成中药材和生态放养鸡融合发展基地一处,种植适宜大坡沟山地条件种植的中药材连翘、柴胡、亳菊等500余亩;发展玫瑰示范种植100亩。
“结合戚家村大坡组高速公路弃渣场有利条件,我们大力发展短平快的食用菌产业。经过近年来发展,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有效促进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戚家村村支部书记郭金荣说起村里的产业情况如数家珍。
为填补村中无客的短板,镇上与县种子站联合,利用村道闲置土地,在产业点沿线设计科普示范田20块,目前已完成平整土地,待种子站配备好科普示范种苗即可落实,到时候入村即入景。
两当县田间地头都栽植了核桃和花椒。
凸显环境优势,助推产业发展
张家乡距离两当县城72公里,耕地面积6284亩,森林覆盖率达94%以上。结合群众居住区周边森林面积大的优势,乡政府统一在距离房前屋后3公里以内、蜜源丰富、环境适宜的地点设立土蜂放养区域。放养点规划建设了板房、并提供帐篷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等设施,引导动员养蜂户通过 “土蜂洋养,进山入沟”季节性移动式放养的方式,提高土蜂蜜的产量和质量。按照土蜂养殖要求及习性,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及农户养殖情况,通过邀请技术人员、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对土蜂继箱养殖技术、安全越冬、日常管理等知识进行培训,全乡先后培养养蜂乡土人才12名,群众养蜂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院子前后放置蜂箱,周边四季有花,树下面散养鸡随处走动,在我们这居住生活,确实美满幸福”。说这话的是兴隆村村民李建厂,他是张家乡的产业带头人,曾经的脱贫户,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在政府引导下现在成了致富楷模。产业带动了发展信心,连他大学毕业在外就业的儿子都准备回来和父亲一起干了。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张家乡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与鑫盛源合作社合作联营,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该乡30余亩村集体所有土地、30万元设备等资产入股鑫盛源合作社,合作社发挥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优势联营生产食用菌,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达到村集体与合作社共赢的目标。今年,食用菌产业共投入资金120万元,生产食用菌33万袋。提供长期脱贫户12人务工,每户分红1000元/年,劳务收入约24万元;季节性群众务工约1050人,劳务收入约10.5万元。
今年,张家乡以地埂“锁边”为主,在乡村公路沿线、空闲地块进行全面补植补栽核桃和花椒,确保了全乡公路沿线、产业园、示范点周边等区域无空档、全覆盖。同时按照“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思路,釆取林下养殖、粮食作物套种、药果套种等模式,发展核桃、花椒、土蜂、生态放养鸡、中药材、食用菌,基本形成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立体覆盖的农业产业结构。
两当县从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较多的实际出发,走好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长效产业发展核桃花椒种植“双百千万”工程,打造农民群众的“绿色银行”。同时,大力发展养蜂、养鸡、养鱼和种植药材“三养一药”优势产业,构建“八有”山地立体农业新格局,以“蜂、菌、禽,果、药、蔬”为发展主体,形成养殖业和种植业规模优势。走出了一条符合两当实际的产业发展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5月15日华池县 “牛羊药菌”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2024年05月15日庆阳市西峰区 大棚甜瓜带活川区经济
- 2024年05月15日临夏县1200万株蔬菜苗助力庭院经济发展
- 2024年05月15日西和县:订单辣椒万寿菊移栽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