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强县域 促提升】静宁:“保险+期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5/20/ 08:5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田丽媛

【强县域 促提升】

静宁:“保险+期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我家4亩果园参加了‘保险+期货’,苹果价格下跌也不怕。”近日,静宁县甘沟镇杨咀村果农樊小飞收到了2300多元的苹果赔付款,他高兴地说:“现在种苹果心里踏实多了,发展果业更有信心。”

  杨咀村果农樊森同样深有体会,“以前苹果由果商和代办定价,自从参加苹果‘保险+期货’后,价格风险减少了,和客商谈价时更有底气了。”

  静宁县2023年苹果产量106.8万吨,实现产值70.48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7500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苹果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千万户果农的收入。

  如何确保果农稳定增收?2018年,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中投银河的支持下,静宁县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

  对果农来说,苹果“保险+期货”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市场变化,提供公开透明的价格参考和长期的价格预期,让果农有了议价权。

  对果品企业来说,苹果“保险+期货”提供了经营决策的依据和风险管理的工具。

  据悉,2018年苹果期货上市之初,郑州商品交易所就在静宁县设立了苹果期货交割库,为企业参与期货交割,拓宽果品销售渠道提供了便利,更促进了当地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以前不敢大量采收苹果,现在自己有基地,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种植,通过注册期货仓单和交割,可降低现货库存,提前锁定销售价格,实现降本增效,获得稳定收入;还可以利用期货仓单质押,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减轻企业压力。”静宁县果品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德美地缘集团副总经理蔡沛楠介绍说,通过苹果期货仓单质押,企业已获得贷款362万元。

  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保险+期货”模式渗透到静宁苹果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仅助力当地果农增收、果企发展,更为苹果产业抵御市场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动力。

  2018年以来,静宁县共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13个,累计投入资金1.74亿元,为6.42万户果农和5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30.7万亩果园提供了风险保障,总计赔付1.54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审计总部员工、静宁县乡村振兴局挂职副局长王至美表示,进一步拓展“保险+期货+N”模式,总结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做法,提升以金融手段化解苹果产业市场风险的能力。

  “我们将放大苹果‘保险+期货’模式效应,加快构建优质苗木繁育、高端生产基地、储藏加工增值、电商外贸多元销售、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静宁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