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重生,就要认准“融合”的路

 2024/05/21/ 11: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记者 田野

  曾经一纸风行的《西部商报》无奈退场后,转型为一份“区域性的城市报纸”《兰州新区报》,5年来,他们开创了一个让编辑记者充满活力干事业的新局面——

重生,就要认准“融合”的路

《兰州新区报》和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采访团队合力报道新区丰收节。受访者 供图

  作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田野

  从一纸风行到连年亏损、入不敷出,再到深陷困境,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西部商报》无奈退场。2018年6月23日,这份奔跑了18年的都市生活类日报宣布休刊转型。一夜间,依赖于这份都市报生存的从业者们不知往哪里去。

  如何转型突围、打破僵局?让这些人能继续有“饭”吃?一度成为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最大的烦心事。

  2019年6月6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西部商报》更名为《兰州新区报》。无论是对于黯然谢幕的《西部商报》,还是尚处于待业状态的“西部商报人”而言,这一天都算是涅槃重生。如今,“重生”后的他们经过近5年的摸爬滚打,向上主动求融、向下自发扩容,收获了媒体深度融合红利。5月14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在采访中感受到大家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报纸重点做深度报道:

  “与新媒体互补朝着差异化发展”

  位于兰州市北部秦王川盆地的兰州新区,是我国第五个、西北首个、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使命。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不仅能激发这座处于成长期的国家级新区新闻宣传的活力,更能为其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2019年8月20日,由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与兰州新区党工委合作出版的《兰州新区报》正式公开发行,定位为“区域性的城市报纸”。

  移动互联时代,创办一份报纸还有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兰州新区报》的创办,意味着兰州新区舆论主阵地建设实现了从0到1的嬗变,也为兰州新区主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兰州新区报分公司总经理、兰州新区云上融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明刚认为:“报纸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办好纸媒与打造新媒体并不矛盾,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的关系。从办报思路上来说,我们想逐渐把这份报纸办成与新媒体互补朝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重点是做深度报道。”

  更名转型除了更换赛道,更重要的是创新机制。从《西部商报》更名为《兰州新区报》,由此开启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创新实践,印证了“由省级党报社(报业集团)提供办报资源,地方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一定办报资金支持”的转型模式取得了成果。马明刚介绍,《兰州新区报》实际上发挥的是兰州新区党工委机关报的职能。

  重新办好一份报纸,对于经历了“阵痛”的这些人尤为珍贵。但弃“都市”奔“城市”,这条路行得通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创刊5年来,《兰州新区报》在运行机制上完全摒弃“等靠要”的固有思维,一路探索尝试,从单一的做好新闻到做好服务,再到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为一体的多元运营格局,打开了媒体转型的突破口,延伸了新闻媒体职能链条。在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和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兰州新区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引来了发展的“活水”,正在媒体深度融合之路上“双向奔赴”。

  “折腾”也要办融媒体中心:

  “如果你不抢,生存就会很尴尬”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并不是行政区划建制,但又同时承担着和地级市同样重大的基层社会治理职责。

  “我们必须进驻媒体深度融合的主战场,抢得先机。如果你不抢,别人要是进来了,将来《兰州新区报》的生存就会很尴尬。”2021年,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委派马明刚担任《兰州新区报》管理工作伊始,他便深刻地认识到,办一份传统的报纸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也不能适应兰州新区新闻宣传的要求。“一份报纸的阵地太薄弱、太单一了。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建设融媒体中心。”

  “我们好好的一份报纸办着就行了,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大家活得挺好,干吗要折腾、给自己找事”……刚开始建设融媒体中心的时候,《兰州新区报》内部的思想不统一,很多人不理解,都不以为然。“但从长远利益考虑,这是大势所趋,必须跟上大势,媒体融合是必走的一步。”马明刚坦言,“其实当时我内心的想法就来源于对这份报纸的生存危机感,建设融媒体中心的根源还是源于危机意识。总不能让兄弟姐妹们再面临一次失业的危险吧!”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022年12月27日,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为甘肃省首家由国有文化股份制公司——兰州新区云上融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维的融媒体中心,开启了兰州新区媒体传播从“相加”走向“相融”的新征程,而这一举措在全国实属鲜见。

  彼时,甘肃省除兰州市以外的13个市(州)融媒体中心均已完成机构整合并挂牌成立。“无论是从内部要求,还是外部大环境,我们都必须跟上形势。”马明刚说,但对于同事们来说,一切都是新事物,更多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挑战。“我们的班底是一个传统媒体,而且是一份都市报,从都市报到时政类报纸是一次小的转型,但从时政类报纸到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媒体深度融合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于思维中。当下,媒体融合的各种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已不再是难题,更多在于新闻从业人员思维理念的不断创新。然而,国家级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又与市级、县级融媒体中心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我们找不到任何可以复制的模式。”马明刚说。

  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照搬已有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模式呢?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建设蹚出了一条新路——软硬兼施。

  “人员观念转变必须硬着陆;通过运维新媒体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必须来硬的。不挣钱,大家的收入永远提高不了,永远不会有发展的后劲。”马明刚说,“考虑到融媒体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一下子要让做报纸的同志去做视频、去设计新媒体产品有自身的短板。所以,我们在新媒体的表达上采用的是‘以新带老’,在新闻内容生产上是‘以老带新’,在这方面我们是循序渐进、逐步软化的。”

  融合思维练就“十八般武艺”:

  “现在好着呢,获得感比较强”

  加快新闻生产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阵地,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提升“在场能力”,不断练就“十八般武艺”。

  “目前,我们的采编队伍共有28人,其中采编人员25人。除了3名采编人员是通过校招和从报业集团选拔的,其余的都是从《西部商报》原有的500多人里面通过考试重新选拔的。”《兰州新区报》编委陈永君介绍说。

  陈永君口中的这20多个重新选拔的人中,就有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的祁瑞龙。当谈到跌宕起伏的职业生涯时,祁瑞龙笑着说:“现在好着呢,收入方面比以前在都市报那会儿有了很大提升,获得感比较强。”

  从参加工作到《西部商报》休刊,祁瑞龙和这份“退场”的都市报一同走过了12个年头。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他幸运地以全新姿态重新“返场”。祁瑞龙说:“我刚来那会儿面临着全新的考验,亟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职能,要从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转型为综合型的传媒人,要能写、能拍、能摄、能剪。转型就是更换赛道,过程也确实痛苦。但学会了后,很有成就感。”

  “我感觉现在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春天,找到了职业幸福感。”和祁瑞龙有着相似经历的《兰州新区报》编辑窦响灵说。

  记者在和窦响灵的交谈中了解到,她见证了《西部商报》从试刊、正式创刊、休刊的整个过程,其间经历了记者、新闻热线主管、时政部主任、采编督查多个岗位。进入《兰州新区报》之后,她重新找位置,从一线新媒体编辑做起,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我觉得窦响灵最成功的转型就是做新媒体编辑,在运维微博上发挥了所长。”马明刚补充道,谁都没有想到,她负责运维“兰州新区”微博账号后,能够冲得这么厉害,一度进入全省前10名。

  转型的成果,编辑记者的收入最具说服力。窦响灵大方地算了一笔她的收入账:在《西部商报》当时政部主任时,她每个月到手的收入一直是固定的,也就2700多元。进入《兰州新区报》后,她每个月收入翻了一番。如今,随着《兰州新区报》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她的收入又增长了50%左右。

  “我们现在人均年税前综合收入在15万元左右。不能说每个人都满意吧,但是总体来说大家的荣誉感比以前更强了,获得感也是肉眼可见的。”马明刚说,顺着目前的思路发展下去,持续生存发展的安全感也会更强。

  用改革的办法打开媒体融合新局面。“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不同于市、县融媒体中心,不是事业单位,没有财政拨款。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得想办法实现自我‘造血’。我们推动融媒体中心建设一开始便结合兰州新区的体制现状,完全实行企业化运作、扁平化管理,打破了人员身份界限,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这也为《兰州新区报》的融合发展延长了生命线。”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曙峥一边通过手机向记者展示他们融媒体建设的成果,一边介绍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