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突破自我跑兰马 科学参赛是关键

 2024/05/23/ 08:36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安若璇

突破自我跑兰马 科学参赛是关键

  距离2024兰州马拉松越来越近了,相信每一位参赛者的内心都充满了期待与激动,期盼着在本届兰马的赛道上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运动的激情和魅力。为了助力各位选手健康、安全、顺利完赛,记者温馨提示,突破自我跑兰马,科学备赛、参赛是关键。

  要想兰马跑得快 赛前补给不可少

  距离比赛日越来越近,在这期间,我们要做些什么,来让身体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呢?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首先,在备赛关键期,更需要摄入充足碳水化合物以增加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储备,这有助于我们在比赛中更长时间地保持高强度运动。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0克碳水化合物。举例:70公斤跑者每天摄入700克碳水化合物(约等于14碗米饭)。而每天正常饮食只能摄入约400-500克碳水化合物,为了减轻肠胃负担,可以不定时服用高密度能量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样的饮食方式只需维持3天即可,依据跑者个人身体素质量力而行。

  应对体能不足 及时补充能量胶

  大家都知道,能量来自于人体内的糖原。在运动过程中,肌糖原会急剧耗竭,导致体能不足,难以坚持完成比赛,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补充能量胶。能量胶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运动中所需的糖原,有效缓解身体产生的不适感,还可持续提供能量,提高有氧耐力水平,让身体比日常更高能。

  运动中途腿抽筋 电解质盐丸有用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大量排汗,电解质会伴随汗液大量流失,我们会感到肌肉无力和疲劳,然后出现抽筋的情况,其实应该在肌肉有不适感时第一时间补充电解质。有关专家提醒,在这个时候,电解质盐丸就派上了用场。电解质盐丸包含钾钙钠镁锌五种电解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快速服用就可以及时有效地补充流失的电解质,快速恢复状态,顺利完赛。

  能量枯竭掉速度 补充糖原度过“撞墙期”

  跑马的人都知道,42.195公里的赛程跑到30公里并不意味着胜利在等着你。恰恰相反,30公里才是艰难时刻的到来。此时,肌肉疲劳、能量枯竭感和心理压力同时袭来,选手会感觉肌肉僵硬、喘不上气,速度也因此会掉下来一大截。

  专家提醒,跑步进行到30公里左右时,人体内的糖基本消耗殆尽,需要开始靠脂肪为运动供能,而脂肪的供能效率比糖低很多。与此同时,肌肉在经历了高强度的消耗后会产生强烈的疲劳感,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撞墙期”。这时候应该补充一支能量胶,快速补充糖原,同时再额外补充一支赛速饮,赛速饮中的牛磺酸和咖啡因可以很好地缓解疲劳,助你平稳度过撞墙期。

  赛后肌肉酸痛 酸轻片助力排乳酸

  比赛中,乳酸的堆积会导致肌肉酸痛和四肢酸麻肿胀。专家提醒,赛前服用酸轻片就可以快速分解比赛中身体产生的部分乳酸,将乳酸转化为能量,迅速提高运动效率。同时,赛后及时服用酸轻片可以帮助排出肌肉中的乳酸,减少双腿的“灌铅感”,助力赛后快速恢复状态。

  参赛保险及医疗救护

  组委会为所有参赛者和工作人员购买了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具体险种、保额以最终投保的保单为准),若由于参赛者报名信息填写不全、不准确或不真实造成无法购买保险或者保险无法理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无法获得保险理赔等)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在比赛起点和赛道沿途(每2.5公里)及终点均设固定医疗点。

  赛道沿途配备流动AED医疗救援服务工作人员、配备医疗服务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选手可随时向他们求助。在比赛中,医疗卫生保障部负责人根据选手身体状况有权终止选手比赛并收取其号码布;若参赛选手不听从现场医务人员建议,坚持参赛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若选手丧失意识,则自动委托组委会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急救,包括但不限CPR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租用车辆或航空器进行快速转运。

  特别说明

  参赛者参赛期间若由于自身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自身有慢性疾病、隐性疾病、身体承受力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引发相关疾病、症状的(包括但不限于中暑、昏厥等),若最终被保险公司认定不属于理赔范围,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全部法律责任及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救治费用、误工损伤、伤残赔偿或补偿、死亡赔偿金等)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与组委会无关。请参赛者慎重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后进行报名。

  组委会在比赛期间提供免费的、仅限于现场可以采取的、急救性质的医务治疗,参赛者后续在医院救治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参赛者与医院结算后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或自行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组委会可以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对接辅助。

  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因服用兴奋剂或其他违禁药品,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的,由此产生的一切全部法律责任及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救治费用、误工损失、伤残赔偿或补偿、死亡赔偿金等)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若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