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乡村换新颜 美景惠民生——成县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扫描

 2024/05/28/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刘建军

乡村换新颜 美景惠民生

——成县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扫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通讯员 刘建军

  初夏的成县,宽敞的村道干净平坦,房前屋后绿植与花卉相互映衬,农家小院里各色鲜花竞相绽放、芬芳四溢……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成县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立足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全域和美乡村,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和省级文明县城为着力点,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村庄净化、亮化、美化,实现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建章立制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行走在镡河乡镡河村犀牛江岸,河岸护栏崭新笔挺,屋前屋后焕然一新,小花园的围栏美观别致,各种花草生机勃发……

  “自从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后,我们村里大变样。现在村道干净了、水渠清澈了,茶余饭后老人孩子们也有了活动的场所,欢声笑语多了起来!”谈起村里的变化,镡河村村民谭佐民满是自豪。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千头万绪,整治工作从哪里下手?

  经过充分调研,成县启动实施了“乡村建设年行动”,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工作方案和政策文件后,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建立“县级包抓、乡镇负责、村社推进、专班督导”的联动机制,形成全县17个乡镇网格、258个村级网格和1539个小组网格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工作体系。

  在此基础上,当地持续健全“县级主导、乡镇主抓、村社主干和县级划域包抓+乡镇划片包干+村社划区包段”的网格化推进机制,将责任、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精心编制“三张清单”,确保环境责任到人、问题清晰、整改有力。

  全域整治

  扮靓和美乡村风貌

  “以前大家对人居环境治理的意识不强,垃圾杂物随便乱放,镇村干部隔三差五来帮忙收拾。”成县沙坝镇杨坝村村民王凡红说。

  为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县启动实施农村环境大整治、乱占耕地大清理、农村公路大养护“三大行动”;开展了及时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清除房前屋后和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除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的“三清”活动;依法依规拆除危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的“三拆”活动;大力整治垃圾乱扔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电力线、电视线、通信线乱搭乱接的“三整”活动。实现了从乡镇到村、从村到组、从组到户、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全覆盖无死角整治。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们积极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营造了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让乡村靓起来、净起来、美起来。”成县苏元镇党委书记李昆说。

  标本兼治

  绘就和美乡村图景

  走进鸡峰镇长沟村,沿河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与周边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一物一景都流露着和美乡村的风采。

  一直以来,长沟村依托紧邻鸡峰山大景区的生态优势,借助建设省级示范村的契机,通过整体保留、部分拆除、完善基础设施等举措,在旧村庄的基础上开展了入村广场、民宿景观、风貌改造、生态河堤等建设工作,着力打造“鸡峰山脚下 梦居长沟里”的旅游品牌。

  “我们长沟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全面提升村里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盘活了乡村资源,着力将生态美景变为美丽经济,实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和美乡村建设目标。”鸡峰镇镇长马辅春说。

  长沟村仅仅是成县统筹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3个,乡镇振兴示范村10个。

  近年来,成县以全面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目标,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在精心打造乡村美景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这些独具特色、充满魅力的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构建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生态环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