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祁连藏乡的“绿色祝福”

 2024/06/05/ 09:0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宋常青 张文静 任延昕

  

  新华每日电讯讯(记者宋常青 张文静 任延昕)“青山绿水彩云间,诗和远方在天祝。”随着天气转暖,祁连山脚下的天祝褪去了最后一抹轻寒,大地在凉夏中迎来复苏,万物并秀。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藏语名为“华锐”,意为“英雄之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在这里携手相拥,共同孕育了这片雪域藏乡,赋予了它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今天的天祝,克服海拔高、气温低,山地多、平地少,限制大、基础弱等现实条件,搭乘着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奋力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聚居于此的汉族、藏族、土族、回族、蒙古族等28个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见证并享受着这片土地上的和谐与繁荣。

  产业发展带来“甜日子”

  位于松山镇德吉新村的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里,一排排黑色“覆膜”的大棚鳞次栉比,在阳光下闪动光芒。

  2006年,福建人郑金云与哥哥郑龙荣第一次来到天祝收购香菇,便看中了这片土地蕴藏的商机。

  香菇等食用菌生长喜冷怕热。每年12月至来年4月,福建盛产优质香菇,5月至10月,则因高温无法出菇。而天祝因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夏秋仍可生产,两地正好形成互补。

  “香菇‘错峰头’上市,能卖上好价。”郑金云说,天祝生产的食用菌被销售回南方地区后,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当地人青睐。

  2014年,郑金云兄弟俩成立了天祝藏族自治县南阳山农业有限公司,开始规范化生产食用菌菌棒。

  那时,当地群众刚好易地搬迁,新的安置点要有配套产业,菌棒生产和食用菌种植的示范带动效应强。郑金云说,他们生产的菌棒在政府补贴支持下提供给安置点群众种植。

  松山镇华吉塘村村民伊生旺在郑金云的企业务工,不用远离亲人,在家门口实现每月6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像他一样在这家企业务工的当地群众还有70多人。

  香菇产业的迅猛发展也改变了郑金云与兄长的生活。他们也将小家安在了雪域藏乡,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祝人。  

  香菇产业还吸引来了河南菇农高纪民。他在德吉新村租种了100座大棚,带领30多位河南老乡,在天祝“抱团”种植香菇。

  天祝县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韦忠辉表示,天祝发展“错峰头”食用菌产业,已带动全县2.1万人参与,户均增收2.5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为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去年,天祝投资建设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集中新建钢架食用菌棚3000座,还配套了水电等基础设施。

  食用菌产业助力天祝稳固特色产业之基,高原夏菜种植则为天祝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走进天祝县高原夏菜育苗中心,育苗大棚里高原红叶莴笋、生菜等幼苗摆放整齐,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运行。

  “先进技术改变了传统育苗靠天吃饭的不利状况,天祝可以在夏秋两季实现两茬种植。”天祝县高原夏菜育苗中心运营负责人韩珏介绍,工厂化育出的蔬菜种苗生长周期短,成为许多种植户的选择。

  近年来,天祝通过大力培育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麦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这里夏产菌菇、夏菜,秋收青稞,冬卖牲畜……土地一年不空,农户四季有活。

  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将无数农牧民送上了发展快车道。2023年,天祝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15.6万亩,产值达7.7亿元,产品远销天津、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牛羊养殖产值达16亿元;藜麦、藏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0万亩、5万亩,产值达10.3亿元。

  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着天祝的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在甘肃省7个民族自治县中,天祝县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1位;在全国117个民族自治县中,2022年、2023年天祝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排名第6位、第8位。

  “生态美”与“群众富”

  广袤的草原绿意盎然,一群群白牦牛点缀其中,或低头觅食,或悠然漫步;站在草原,远眺祁连山,其苍茫辽阔的气势与力量尽收胸怀。

  地处西北,天祝既有地理面貌多姿多彩的一面,也有生态环境脆弱的一面。

  天祝县六成多的面积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祝坚持生态立县,植绿护林、治水兴水,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的底色。

  目前,全县林木绿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34.61%、84.66%;国控、市控断面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县域内水质优良率100%。

  生态向好,肉眼可见。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管护人员说,这几年,他们明显感到野生动物多了起来,濒危珍稀动物雪豹现身马牙雪山,高原精灵岩羊成群出没峡谷草原。

  在大众眼里,无比纯净的生态原色、绿草如茵的广袤草原是天祝最美的存在。

  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天祝选聘了1500多名生态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巡查治理,实现了从“林长制”到“林长治”的转变。

  天祝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唐培皇介绍,2023年以来,天祝完成人工造林5990亩,通道绿化61公里,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完成草原恢复治理67万亩,最大限度扩大造林绿化面积,增加绿色资源总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的林草资源、独特的藏族风情,让天祝很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增收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刚下过一场雨,马牙雪山脚下的抓喜秀龙草原绿意渐深。盛世华瑞藏家乐的员工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准备。他们都是南泥沟村的村民。

  南泥沟村是典型的牧业村。南泥沟村党支部书记关宣巴介绍,实行减畜、禁牧后,南泥沟村利用得天独厚的雪山、草原、溪流等旅游资源,成立了旅游合作社,使旅游发展成了增收新路子。

  57岁的东有兰在盛世华瑞藏家乐务工两年。去年她打工三个月,挣了近1.5万元,远超种地收入。

  在盛世华瑞藏家乐不远处,抓喜秀龙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引人注意。一座座白顶帐篷有序排列,房车营地、中央厨房、旅馆等工程已完工。新建的帐篷悬空搭建,最大程度保护草原。

  紧跟村里景区更新换代的步伐,石朵旦脑吾和妻子也为自家的民宿配套了地暖、干湿分离淋浴间,还开发了篝火晚会、藏式餐饮等特色服务。

  多年经营攒下的好口碑让他们有了不少回头客,有的客人从几千公里外的南方地区慕名前来。他们一家由此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幸福的蝶变。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美”与“群众富”逐渐成为天祝探索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数据显示,2023年,天祝接待游客14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7亿元,分别增长36.5%、38.1%。

  民生改善让幸福触手可及

  要问天祝群众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幸福感来自推窗可见的美景,来自生活舒适、产业兴旺,来自有特色、有温度的村容村貌,来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普惠养老、教育和医疗资源……

  行走在松山镇达隆村的街巷,只见黄墙灰瓦、古朴典雅的房屋错落有致,田间公路、输电线路四通八达。

  搬迁群众王国治正在自家房前的土地上种植万寿菊。半年多前,他和家人还生活在依山而建的土坯房里。

  过去,住在大山深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提心吊胆的日子王国治过了几十年:夏季,暴雨来袭,生怕房屋被淹;冬季,遇到暴雪,又担心房屋被压垮。

  去年底,通过政府出资补助、群众自筹相结合,达隆村87户288名村民搬出“忧居”,住进“优居”。配套的小游园、小广场让搬迁群众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游园”的幸福图景。

  王国治介绍,连装修带收拾庭院,他大约花了10万元。110平方米的崭新房屋,外带200多平方米的宽敞庭院,为他和家人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从人畜混居的脏乱差环境搬迁到干净整洁的独门小院,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

  自来水的随取随用、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设计、全屋地暖配备……74岁的村民石梅英指着自己宽敞明亮的新房,向记者竖起大拇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村净、景美、人和,构成了藏乡和美乡村的新画卷。目前,通过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天祝县已有1566户5551人搬迁入住新居。搬迁计划还在持续推进中。

  天祝县委书记沈忠道表示,2024年,天祝县计划实施搬迁1015户,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生活好”。

  幸福,来自对美好家园的真情守望。在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村民们用旧水桶改装成垃圾桶,用石头砌墙裙,用石片铺小巷……老物件传承了乡村文化、留住了乡愁乡情,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抓喜秀龙镇副镇长李开文介绍,炭窑沟村还探索了“一本存折”储道德、“一碗烩菜”办丧事等基层治理新招,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主导者,乡村善治之路越走越稳。

  抓喜秀龙镇还支持“群众敢首创”,通过“草原帐篷会”,引导群众为乡村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促进各项条款符合各族群众意愿,求得最大公约数。

  李开文说:“各族群众在乡村治理中能够感受到人心凝聚、精神相依的力量,现在村里见不着为鸡毛蒜皮吵架的了,大家比的都是谁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近年来,天祝也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难题抓在手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在天祝县岔口驿敬老院里,170多名无人赡养的多民族老人在工作人员的照看下聊天、锻炼,生活惬意安宁。

  76岁的藏族老人王金莲在丈夫去世后搬到这里,一住就是16年。“在这儿吃住免费,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每月还有100多元的养老金和零花钱。”

  为了让“看惯了庄稼地、听惯了鸡鸣羊叫”的老人们生活有趣,院方将闲置土地整理了出来,开辟成农田。大家搭起日光温室,种上小麦、油菜和马铃薯,还建起畜棚饲养牛羊。

  老人们回归熟悉的田园生活,各凭心意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在获得报酬的同时,也在勤劳和分享中找到乐趣,不久后亲手种植和养殖的“成果”还将摆上他们的餐桌。

  天祝县民政局副局长彭祥基介绍,天祝已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体系,近500名农牧区老人得到了全天候照顾。“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如此,天祝还多方筹资建成赛什斯镇、哈溪镇、华藏寺镇3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上百名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文化娱乐、助餐送餐等多方位服务。同时,建成“长寿食堂”,累计提供助餐和居家服务达11.8万人次。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0多支由全科医生、公卫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行走在天祝的街道村巷,打通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从关心一“老”到关爱一“小”,天祝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全覆盖,让教育提质惠民。

  奋力前行的天祝,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幸福感”扛在肩上,续写着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如今,民族团结进步之路越走越宽广,手足相亲共建和谐大家庭已成为天祝各族群众团结交融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