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建基地 延链条 育品牌 榆中县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2024/06/07/ 08:3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思璇

建基地 延链条 育品牌

榆中县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工作人员正在分拣高原夏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永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

  榆中县头茬高原夏菜又到成熟季。在夏官营镇满福合作社蔬菜保鲜库前,工作人员将农户送来的芹菜、红笋、西蓝花等高原夏菜分拣、剁根、清洗,然后移入保鲜库制冷。48小时后,这些新鲜的高原夏菜将抵达东南沿海城市。

  近年来,榆中县围绕打造百亿级高原夏菜产业核心区,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延链条,扶龙头、育品牌,加快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在榆中县金崖镇齐家坪村,高原夏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远看,规模连片、绿意盎然;近看,株株挺拔、饱满健壮。菜农们进行施肥作业,现场忙碌而有序。

  “这些芹菜是头茬菜,已经陆续上市,二茬蔬菜大概到9月上市,10月底基本结束。”正在地里忙活的农产品安全质量协管员齐科恩说。

  齐科恩的工作是抓蔬菜质量。据悉,齐家坪村在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由数量向质量转型,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用量,以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提升蔬菜品质。“去年,我们村蔬菜种植人均收入达1.7万元左右,按照目前的行情来看,如果产量稳定,今年人均收入将达2万元。”谈到收入,齐科恩很是满意。

  榆中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特色、示范引导,片带结合、区域推进”原则,通过推进集约化育苗、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无害化处理,加力打造中部川源河谷高原夏菜核心区、南部二阴山区冷凉型蔬菜生态种植区、北部干旱山区兰州百合特色种植区、城郊设施农业发展区。

  位于榆中县夏官营镇的千亩设施农业基地的育苗大棚内,二茬蔬菜种苗已出幼苗,葱蔚洇润、生机盎然。工作人员正在给种苗浇水,仅用一个手持遥控器,一个人1天便可完成2个育苗棚的浇水和控温。

  “县里持续推广‘一月育苗、三月移栽、五月上市’设施温室育苗和钢架冷棚融合种植,春茬蔬菜平均上市周期提前15天、秋茬蔬菜推迟15天,有效解决集中上市、压价竞争问题。”榆中县农机站站长杨涵刚说。

  榆中县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高原夏菜技术协作团队,建立新品种种子种苗、生产规范标准、标准化基地等专业化技术研发小组,加快关键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成果转化等技术落地。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蔬菜病虫害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蔬菜种植技术体系,示范引领全省高原夏菜产业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榆中县充分运用独特气候资源和产品富硒优势,累计建成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8个,千亩设施蔬菜基地15个;建成蔬菜保鲜库112家,储藏能力达16万吨以上,年外销蔬菜140多万吨;带动全县18个乡镇、24万人在高原夏菜产业链上发展致富。今年,榆中县计划种植蔬菜41.7万亩,预计产量99万吨、产值25亿元,收入贡献率预计达35%以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