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徽县:小种子孕育大财富

 2024/06/07/ 08:42 来源:陇南日报 通讯员 何方

徽县:小种子孕育大财富

  陇南日报通讯员 何 方

  行走在徽县的山山坳坳间,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树木和庄稼地映入眼帘。一垄垄覆盖着地膜的玉米种子地像一条条白色的丝带,缠绕在层层山地间,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田园风光画。

  徽县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为种子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文池村玉米种子基地,整个山湾都种满了玉米种子,在无人机的视角下,阳光洒落在绿油油的叶片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徽县种子管理站负责人贾小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徽县种子生产已有4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玉米杂交制种的比较优势明显。这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宜种子生产,因此徽县的种子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

  贾小平自豪地介绍道:“我们徽县的玉米杂交制种填补了甘肃可以生产西南热带、亚热带血缘玉米品种的空白,是对甘肃玉米制种的重要补充。目前,我们县是陇东南唯一进行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县区,这对于推动全县乃至全省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种子产业做大做强,徽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战略部署,徽县不断强化政策驱动、资金撬动、效益联动和市场拉动,将种子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进行扶持。

  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斌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充分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撬杆作用,制定了玉米杂交制种、蔬菜制种奖补标准,并将玉米杂交制种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种子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制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在政策的支持下,徽县的种子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已有9家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经营企业,2家杂交种生产企业,种业从业人员达80多人。种子生产总面积达到了6.46万亩,涉及玉米杂交制种、小麦良种繁育、蔬菜制种等多个领域。

  在伏家镇山庄村陇南金种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子繁育基地,负责人山金虎介绍道:“我们的种子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我们积极探索‘科研单位+职能部门+种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与省内外种业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生产销售关系。现在,我们所生产的玉米杂交种远销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每一处种子基地的田间地头,笔者还感受到了农民们的喜悦和期待。他们辛勤地劳作着,期待着这片土地能够孕育出更多的丰收和希望。一位正在劳作的农民告诉笔者:“现在政策好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种子产业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随着种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徽县正逐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制种大县。在这片热土上,种子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徽县的种子产业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