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融媒体

不只是烟火,汉朝烽燧的“密码”有亿点复杂

 2024/06/11/ 11:43 来源:央视一套

  1930年

  西北科学考察团

  在黑河流域调查汉代烽燧遗址时

  一支无意间滑落的钢笔

  拉开了一场考古发掘的序幕

  ↓↓↓

  位于黑河下游的汉代居延遗址

  是为防范匈奴所设的“遮虏障”

  城障、烽燧沿河排布

  吏卒屯田戍守,护卫一方安宁 

  经多次发掘

  汉代居延地区出土简牍超3万枚

  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

  与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

  一起被称为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一枚日历简写道:

  “十八日:丙申,乙丑,乙未,

  乙丑,甲?重节”

  据推测,简文中的“重节”或即“端午节”

  居延汉简的这一发现

  将我国对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

  提早了200多年

  汉代烽火制度的“密码本”

  《汉书》记载:

  “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

  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

  为确保军事警报迅速传递

  古人创立了烽火制度

  敌人入侵时,吏卒便会“举烽火”

  烽燧沿线接力传送警报

  如何利用信号传递敌军的数量、方位?

  居延汉简的《塞上烽火品约》

  为我们破解了汉代烽火制度的“密码”

  吏卒们通过烽、表、苣、积薪等物品

  进行排列组合,传递详细敌情

  针对日夜的光线变化

  烽火“密码”也有相应调整

  如果敌人入侵殄北塞

  白天要高悬两个筒状标志物,并点燃柴草

  晚上则是点燃柴草和芦苇火把

  一直燃烧至天亮

  这样的“密码”设置

  既实现了信息有效传递

  也兼顾了保密性

  每一位驻守边塞的吏卒

  都要将《塞上烽火品约》烂熟于胸

  如果不能及时发出警报,或传递错误信息

  都会影响重要军情,需要担责受罚

  邮书传递时的“简牍之锁”

  纸张广泛普及前

  简牍是公文、信件的主要书写载体

  为防止传递过程中被私启窃看

  古人将一块木板盖于

  书写了文字的简牍或册书上

  以绳子捆扎

  将绳结放在封泥槽中并以泥覆盖

  在泥上加盖印章

  这块带有印文的泥团,便是封泥

  6月9日

  CCTV-1播出的《简牍探中华》

  首次发布了

  两枚从未对外公布过的汉代封泥

  一枚是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私人封泥

  另一枚是古浪县黑松驿出土的官方封泥

  印文上“令居”两字

  从考古实物层面印证了汉代令居县的存在

  与汉代居延边塞相似

  位于河西地区的令居

  最初是为防御匈奴而建的

  这枚令居封泥的发现

  对研究汉朝河西地区的开发和经营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子惠,借条裤子”

  除了官方文书

  居延汉简还有私人信件内容

  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屯戍生活

  这是“敞”写给友人“子惠”的信

  大意是:我的裤子破了

  想请你暂时借给我一条裤子

  就用一两天,保证尽快归还

  诚恳的言辞

  像极了请朋友帮忙的“i人”

  2000多年过去了

  这些吏卒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而居延汉简的出土

  让他们的名字有机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居延汉简中甲渠候相关简文

  有出现频率很高的“汉强”

  还有很多吏卒的名字

  比如“王延寿”“张安世”

  他们带着家人对国家富强、生活安定的期盼

  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捍卫汉朝百姓的安宁与国家的强盛

  20世纪初

  居延汉简等大量简牍横空出世

  简牍学随之蓬勃兴起

  成为传承中华文脉的显学

  激励我们在历史长河中

  汲取智慧与力量,不断砥砺前行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随《简牍探中华》向河西地区迈进

  聆听大汉边塞的慷慨长歌

  探寻波澜壮阔的中华故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